张道洽《梅花》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张道洽梅花
行尽荒林一径苔,竹梢深处数枝开。①
绝知南雪羞相并,欲嫁东风耻自媒。
无主野桥随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
醉余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来。
【注释】 ①径:狭窄的道路。苔:苔藓植物,绿色,生长在阴湿的地方。
【译文】 走到荒林的尽头,一条布满青苔的小路,通向竹林深处,那里,数枝梅花傲然开放。尽管花色洁白,它却羞于与向阳的白雪为伍。它本想与春风结伴,迎风展瓣又耻于自我为媒。长在野桥旁边的梅花呵,你好像只愿意接受月光的恩惠。寒谷中,只要根还在,到了春天你依然会抽枝吐蕊。我酒醉之后,不忍心睡在庭前梅树之下,恐怕春风突然吹落花瓣,让我触目伤怀洒泪。
【集评】 元·方回:“二十首梅诗,他人有竭尽气力而不能为之者,公谈笑而道之,如天生成自然有此对偶、自然有此声调者。至清洁而无埃,至和平而不怨。”(瀛奎律髓汇评卷二十)
清·纪昀:“仍是休踏花影之意,变其文尔。”(同上)
今·陈志明:“此诗作为咏物诗,成功之处在于对所咏对象不滞不脱,若即若离,首联与尾联偏于叙事抒情,但并没有撇开梅花去写;中二联专写梅花,但又并不作纯客观的描叙。诗人移情于物,借物抒情,处处无非梅花,又处处无非诗人自身。”(宋诗鉴赏辞典第1303页)
【总案】 诗人着意突出梅花之品节,而不是突出其形之美。梅花不慕盛春之荣华,不畏霜雪,也不步他花之后尘,独自在冰天雪地之中傲然开放。诗歌为突出梅的高尚品节,从三层意义上进行对比描写:一是开放于“竹梢深处”,荒林、苔藓之类更烘托出梅之清高风格;二是与南雪相比,与桃杏众花相比,南雪易于消融,而梅花却不易凋谢,梅花也不像桃杏众花那样,轻易委身于东风;三是以其生长环境之恶劣、冷寞烘托其品节,即使在野桥边、寒谷中,它也能显示自己顽强的生命力。此诗托物寓志,借梅花抒发自己真实情感。在张道洽的所有梅花诗中,确为上乘之作。
-
【3764】改革大道行思录:吴敬琏近文选2013-2017(吴敬琏著,商务印书馆,2017年10月第1版,58元)△共58篇文章分成5个部分:①“开启改革
-
山祇亦望幸,云雨见灵心。岳馆逢朝霁,关门解宿阴。咸京天上近,情渭日边临。我武因冬狩,何言是即禽。
-
作者: 张俊山
-
这首诗共十七句,有四层意思,层层相接,旋萦递进,依次写来。 开头“东风”以下四句,写长安城初春景象。东风吹拂,宫苑草绿,殿楼生春,柳色半青,萦烟袅娜,拂城似锦,好一派欣欣向荣的境界。诗人描绘意境,充分利用了自然界的色彩,如绿草、紫殿
-
这首诗摹写的是清晨微雨,与诗人其他咏雨诗“从题外著笔”不同,此诗从正面切题,字字实写小雨。充分显示了诗人摹景状物的笔力。 先看首联:“小雨晨光闪”是“见”,“初来叶上闻”是“听”。从此诗内容的内在联系来看,“听”应在“见”之前,晨曦微
-
“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枝树。”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枝树。 【出处】唐王维《 漆园 》 【意思】古代庄子不是傲慢的官吏,自知缺乏才能于治国无补。偶然依托做一个漆园小官,便乐得盘旋自适伴几棵树。 【全诗】
-
衙前有乐馔常精,宅内连池酒任倾。自是官高无狎客,不论年长少欢情。骊龙颔被探珠去,老蚌胚还应月生。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
晚下兮紫微。怅尘事兮多违。驻马兮双树。望青山兮不归。
-
古文·方山子传 苏轼方山子(1),光、黄间隐人
-
(伯乐年长,向秦穆公推荐善相马者九方皋) ①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返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穆公不悦,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