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摘要:这首诗的意思是:整天寻找春天却不见春天到来,脚穿草鞋已经踏遍了岭上云雾。回到园中笑着拾取梅花一闻,才知道春天早已来到枝头,春满十分了。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诗为宋·佚名某尼悟道所作(见罗大经鹤林玉露)。清·宋长白柳亭诗话谓:梅花尼子名习静,行脚僧,有诗云:“着意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芒鞋”一句一般常写作“芒鞋踏破岭头云”或“杖藜踏破几重云”。这首诗的意思是:整天寻找春天却不见春天到来,脚穿草鞋已经踏遍了岭上云雾。回到园中笑着拾取梅花一闻,才知道春天早已来到枝头,春满十分了。此诗可与辛弃疾青玉案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和马致远吕洞宾三醉岳阳楼杂剧的“踏破铁鞋无觅处,算(今多写作“得”)来全不费功夫”并读。后人常引用此诗或诗中某句来表达此类意思。
例如
①“到处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到枝头已几分。”走出广州一家家企业,记者感受到融融春意。(摘自王培楠春到枝头已几分——企业家问题探讨之五)
②东北的春天是短暂的。有人把它比喻成一个顽皮的女孩:漫长的冬天早就叫人厌烦了,人们找她,盼她,可是,“到处寻春不见春”。在你稍不注意的时候,她突然从哪个墙角蹦出来,笑嘻嘻地站在你面前,叫你吃一惊。(摘自金河堵塞)
③有首寻春诗写道:“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寻春大抵是这样,芒鞋踏破,四处寻觅,其实春就在身边,只是视而不见、不以为然罢了。(摘自陈迅寻春)
④如果一个人在自己的心中都找不到美,还能在何处发现美的踪迹?“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正所谓“道不远人”。(摘自陈九林点滴穿石)
-
【名句】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语出《淮南子·说山训》。水积蓄起来了,鱼就会来相聚;树木茂密了,鸟就会来群集。开容领导者修明了德行、施行了美政,自然人民就会归附。
-
作者: 〔苏联〕邦达列夫 【原文】: 她紧紧依偎他,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的豪放美,内容包括意境优美的古诗词,和比较豪迈的诗词,全诗,豪放的古诗,推荐几本文学著作,豪放的古诗词。这就太多了,简单点回答呢,意境优美的给你推荐一首王维的诗《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 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 临风听暮蝉。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风古诗词拼音版,内容包括古诗《风》带拼音,古诗《风》带拼音,四时之风古诗带拼音。《风》李峤jiě luò sān qiū yè ,néng kāi èr yuè huā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guò jiāng
-
(清)王循 西北风雪连九徼①,古今形势重三边②。 穹庐已绝单于域③,牧地犹称土默川④。 小部梨园同上国⑤,千家闹市入丰年。 圣朝治化无中外⑥,千万貔貅尚控弦⑦。 【题解】 呼和浩特位于内蒙古中部。明神
-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① 。(《庄子·逍遥游》) 【注释】 ①冥(m
-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2小时。曝(pù):晒。寒:冻。如果真有恒心,又何必半夜刚睡下,天不亮就起床;最没有好处的,莫过于晒一
-
指使用历史工具书查检有关历史事件资料的方法。迅速而准确地查找各种所需历史事件资料,是历史教学和科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检索历史事件资料的具体方法是:①历史事件资料的一般查找。这类历史资料依靠专业工
-
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河阳县里虽无数,濯锦江边未满园。 作品赏析【黄鹤注】数首俱上元元年初营草堂时作。觅桃、觅竹、觅榿、觅松、觅果,皆营草堂时渐次栽种者。从朱本,因类附之。桃栽二字连用,犹俗
-
天门夜上宾出日,万里红波半天赤。归来平地看跳丸,一点黄金铸秋橘。太华峰头作重九,天风吹灩黄花酒。浩歌驰下腰带鞓,醉舞崩崖一挥手。神游八极万缘虚,下视蚊雷隐污渠。大千一息八十返,笑厉东海骑鲸鱼。三韩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