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邦达列夫《瞬间》抒情散文鉴赏
作者: 〔苏联〕邦达列夫
【原文】:
她紧紧依偎他,说道:
“天啊,青春消逝得多快!……我们可曾相爱还是从未有过爱情,这一切怎么能忘记呢?从咱俩初次相见至今有多少年了——是过了一小时,还是过了一辈子?”
灯熄了,窗外一片漆黑,大街上那低沉的嘈杂声正在渐渐地平静下来。闹钟在柔和的夜色中滴答滴答地响个不停,钟已上弦,闹钟拨到了早晨六点半(这些他都知道),一切依然如故。眼前的黑暗必将被明日的晨曦所代替,跟平日一样,起床、洗脸、做操、吃早饭、上班工作……
突然,他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似乎这脱离人的意识而日夜运转的时间车轮停止了转动,他仿佛飘飘忽忽离开了家门,滑进了一个无底的深渊,那儿既无白昼,也无夜晚,既无黑暗,也无光亮,一切都毋须记忆。他得觉自己已变成了一个失去躯体的影子,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隐身人,没有身长和外形,没有过去和现在,没有经历、欲望、夙愿、恐惧,也不知道自己已活了多少年。
刹那间他的一生被浓缩了,结束了。
他不能追忆流逝的岁月、发生的往事、实现的愿望,不能回溯青春、爱情、生儿育女以及体魂健壮带来的欢乐(过去的日子突然烟消之散,无影无踪),他不能懂憬未来,——一粒在浩瀚的宇由中孤零零的、注定要消失在黑魆魆的空间的沙土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呢?
然而,这必竟不是一粒沙土的瞬间,而是一个上了年纪的人在他心衰力竭的刹那间的感觉。由于他领会到并且体验了老年和孤寂向他启开大门时的痛苦,一股难以忍受的怜悯之情油然而生,他怜悯自己,怜悯这个他深深爱恋的女人。他朝夕相处,分享人生的悲欢,没有她,他不可能设想自己将如何生活。他想到,妻子一向沉着稳重,居然也叹息光阴似箭,看来失去的一切不仅仅是与他一人有关。
他用冰冷的嘴唇亲吻了她,轻轻地说了一句:“晚安,亲爱的。”
他闭眼躺着,轻声的呼吸着,他感到可怕。那通向暮年深渊的大门敞开的一瞬间,他想起了死亡来临的时刻——而他的失去对青春记忆的灵魂也就将无家可归,飘泊他乡。
(苏华 译)
【作者简介】:
邦达列夫(BoHJlapeBFopnYI、BaGjlbnBHy,1921—— ) 苏联著名作家。曾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他的长篇小说最后的炮轰体现了“战壕真实”的创作倾向,热与雪被以为是“战壕真实”与“司令部真实”相结合的代表作。其它作品还有寂静、两个人、岸、戏、抉择等。
【鉴赏】: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这样一些“瞬间”:他会因为某种触发而了悟人生,会在刹那之间体味到漫长而暂短的一生中所有的爱与恨的交织、生与死的轮回、过去与现在的更替,尤其当人近暮年,经历过人生种种,衰老和死亡迫切之时,更会时时产生这样的了悟。瞬间便准确地抓住这个特殊的人生时刻,透视出人到暮年时的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有一些帐惘、有一些失望、有一些孤寂、又有一些留恋,处处弥漫着强烈的抒情意味,在深邃幽黑的意境中展开了对于人生、时间、宇宙的思索与追忆。
在茫茫宇宙、无尽时空的的广阔与无限中,人的生命短暂而渺小,所以才会有妻子,“过了一小时,还是一辈子”的疑惑。实际上无论一小时还是一辈子都是宇宙的一“瞬间”。时间无休止,而人却不断的流逝着岁月和往事,消失掉青春与爱情,并且注定要走向衰老和死亡——不管你是如何热爱着生活和尘世。这里有对爱与美的留恋,有对衰老和死亡的恐惧,是来自于人内心最深处的情绪与感觉。
现实与虚幻的意境相交织的写法加深了对于心灵波动的揭示,而准确地把握人的意识深层的活动又是作家功底深厚的表现。每个人都体会过这样的“瞬间”,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表现出这样的“瞬间”的。
-
蝉翼轻绡傅体红,玉肤如醉向春风。深宫锁闭犹疑惑,更取丹沙试辟宫。监宫引出暂开门,随例须朝不是恩。银钥却收金锁合,月明花落又黄昏。
-
罗隐 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 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 每到十五月儿圆,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赏月,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张南史《贺崔中丞中秋月》中就有“千家看露湿”的描写。然而现在“中秋
-
【生卒】:1838—1936【介绍】: 奥地利物理学家、科学哲学家,马赫主义的创始人。生于奥地利,死于德国。1864年任格拉斯大学教授,1901年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秋雨思念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秋雨相思的诗句古诗,秋雨思念的诗句,描写秋雨思念人的古诗词。夜山秋雨滴空廊,灯照堂前树叶光。对坐读书终卷后,自披衣被扫僧房。王建《秋夜对雨寄石瓮寺二秀才》2、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
-
一 解题 《语丝》五七期上语堂先生曾经讲起“费厄泼赖”(fair play),以为此种精神在中国最不易得,我们只好努力鼓励; 又谓不“打落水狗”,即足以补充“费厄泼赖”的意义。我不懂英文,因此也不明这
-
【原题】:王简卿侍郎以诗赠王孟同王成叟之侄也辄亦继作
-
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翌日各以表谢又进诗一篇臣轼诗云绣裳画衮云垂地,不作成王剪桐戏。日高黄繖下西清,风动槐龙舞交翠。(迩英阁前有双槐,樛然属地如龙形。)壁中蠹简今千年,漆书蝌蚪光射天。诸儒不复
-
作者: 党天正 【本书体例】
-
[唐]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我选了一个角度,注视一株株榕树,一株株枫树。它们在这里,相守了几百年。我很少这么长时间地注视一棵树,或一片树林,也很少去追究树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