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亚智慧
盖亚假说已引起了西方生态伦理学家极大的兴趣,在波吉曼主编的环境伦理学(1994)中,把盖亚假说作为一种新的生态伦理学理论———生物圈伦理学,收入该书。生物圈伦理学定向于全球生态问题,特别是直接指向导致臭氧层破坏、全球升温以及野生物种加速灭绝的人类生态活动问题,它为协调人与生物圈的伦理关系,提供了评价致臭氧层破坏、全球升温以及野生物种加速灭绝的人类生态活动问题,它为协调人与生物圈的伦理关系,提供了评价的基本依据。
-
作者简介郦道元(约466—527),字善长,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他自
-
交友类名言赏析《共患易,共利难。》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内容美好的古诗词,内容包括中国最美古诗词,关于美好的诗句,优美的古诗词越多越好。浪淘沙(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将阑.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
-
老人登山汗如濯,到山困卧呼不觉。觉来五鼓日三竿,始信孤云天一握。(古语云:孤云两角,去天一握。)平生未省出艰险,两足惯曾行荦确。含晖亭上望东溟,凌霄峰头挹南岳。共爱丝杉翠丝乱,谁见玉芝红玉琢。白云何事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这是一首抒发感伤情绪的咏史怀古诗,描绘秋日傍晚的寂静凄凉景色,抒发了满怀忧愁而又无人“共语”的悲哀,语言凝练,耐人寻味。 诗一开始从写静态的景入笔:一抹夕阳的余晖斜照在还留有残砖破瓦的街巷上。这凄凉的秋暮景色,不禁使诗人触景伤情,忧
-
陈应松在当代中国作家中,是个特异的存在。他的创作如连绵火山,表面看是灰冷坚硬现实的直观,内部其实蕴含着炽热柔软的情怀。阅读他的小说
-
【3359】非显著趋势(〔美〕罗希特·巴尔加瓦、陈一枬著,王烁译,中信出版社,16万字,2017年9月第1版,58元)△这本书是基于作者十年来为
-
这首词并非泛泛咏落花,而是抒发对花落后的“追惜”之情,更是对自己“光阴虚掷”的“追惜”之情。词写得极有特色,与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有异曲同工之妙,颇值一读。 词作上片抒写春归花谢之景象。开首二句,“正单衣试酒,怅客里
-
駉 作者: 梁靖云 【本书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