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感伤情绪的咏史怀古诗,描绘秋日傍晚的寂静凄凉景色,抒发了满怀忧愁而又无人“共语”的悲哀,语言凝练,耐人寻味。
诗一开始从写静态的景入笔:一抹夕阳的余晖斜照在还留有残砖破瓦的街巷上。这凄凉的秋暮景色,不禁使诗人触景伤情,忧从中来。此时诗人希望有人能来听他诉说心中的忧伤。若能如此,或许能消释一点压在诗人心头的忧伤。次句紧承首句,“忧来与谁语”,可是环顾四周,竟空无一人,没有谁能来听自己倾诉。这两句诗,景中有情,情随景生。诗人以朴素简练的语言,点染出自己面对断垣残壁的空城时的悲哀,而此时的空城又恰恰是秋天里“反照入闾巷”时分的空城,这就更浓重地渲染出了作者此时的悲凉心情。
诗的后两句把人们的视线从近景引向远景:在冷清的古道上几乎看不到行人,只见古道旁杂草丛生的田野里,禾黍在秋风中瑟缩发抖。昔日喧闹的古道上,只有秋风吹禾黍发出的肃杀凄凉的声音,这声音使古道显得越发空旷寒寂,听了愈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这里“秋风动禾黍”一句还暗合了诗经·王风·黍离之意。王风·黍离诗序说:“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作者在这里贴切自然地借“黍离之悲”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无限惆怅之感。诗人在后两句诗中以极其洗练传神的笔墨轻轻地勾勒了几笔,虽无一字言“忧”,而“忧”意早已溢出言外,悠长不尽。
这首诗结构简单,但画面十分生动,令人读后易生苍凉之感。
-
唯得忠恕【原典】范纯仁①尝曰:“我平生所学,唯得‘忠恕②’二字,一生用不尽。以至立朝事君,接待僚友,亲睦宗族,未尝须臾③离此也。”
-
这首诗歌是由荆轲在刺秦王出发前唱和而成的。燕太子丹在秦军压境的危急时刻,不得不采取派人行刺这样的策略。
-
诚信之道,断然在所必行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诚信之道,断然在所必行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晋·皇甫谧汉滨老父者,不知何许人也。桓帝延熹中幸竟陵2,过云梦3,临沔水4,百姓莫不
-
【名句】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语出宋代王安石《与舍弟华藏院此君亭咏竹》诗。人们喜爱竹子生下来便瘦削挺直,竹子也称许自己是老而益刚的超拔之材。两句诗寄寓了作者自己的追求:平生端直,老而益刚。
-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短篇小说。邓友梅著。发表于1956年。作品描写一个青年技术员在爱情追求上所走过的一段危险的歧途。主人公原与本单位的因支部书记、女会计相爱,建立起一个和睦的小家庭。但当外表华丽、品性轻浮的混血姑娘加丽亚
-
《先秦散文·列子·周穆王篇(节选)》原文鉴赏
-
久客倦京国,言归岁已冬。独过伊水渡,犹听洛城锺。山色经寒绿,云阴入暮重。腊梅孤馆路,疲马有谁逢。
-
作者: 俞灏东 【作家简介】罗伯特·夏巴尼(1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