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红白花传》原文和解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红白花传》原文和解析

红白花传

明代文言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十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明末。

现仅存朝鲜光武二年(1898)抄本,藏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

大明成化年间,河南洛阳县聚星村荀景华与桂冬荣,同为文人,又系连襟。桂夫人生一男,取名一枝;荀夫人生一女,取名织素。时不多久,桂夫人生病而亡,一枝就由荀夫人喂养。一枝、织素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再加上都长得秀美聪敏,深得荀公夫妇钟爱。到了启蒙年纪,就跟桂冬荣习学文章。桂冬荣虽有才情,但仕途不佳,一举不成,羞于再试。而荀景华却春风得意,官运亨通。那一双子女自随桂冬荣后,从早到晚,同进同出,不但文才渐进,而且感情日深。荀夫人在织素十岁时,一病不起,去世前,嘱咐荀公:待一枝、织素长大成人,即将他们结成夫妇。荀公含泪答应。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织素、一枝已十一、二岁,正好是桂冬荣花甲之期。荀公要小辈送礼祝贺,师生老少,赏花喝酒,其乐融融。其间有两株红白牡丹正竞相吐艳,桂公即以红白牡丹为题,以“春光”二字为韵,要一枝、织素各写一七绝。片刻时间,都已挥就。桂公见二人才华横溢,大喜过望。一枝、织素相互观赏对方诗作,也赞叹有加,更相爱相敬,难怪桂公席间醉言:“二人乃天生一对也!”家中上下也都把一枝当作未过门的姑爷。唯有荀景华嫌弃桂家贫寒,心里不满意。恰有当朝丞相之子吕邦产,得知织素貌美,就先后请一些有身份的人前来求婚。荀景华心里既惧怕相国的权势,又羡慕侯府的荣华,想答应婚事。无奈,织素不同意,宁愿将来受苦,也不肯违背誓约。一枝得悉这个消息,感愤交集,差一点病倒。就在此时,浙江督府魏尚书邀桂冬荣当参谋,冬荣遂带一枝同往。临行前,一枝与织素告别,织素重申“誓不负芙蓉轩一片明月”。而一枝随父到浙江后,有罗公者,见一枝有才,想将侄女许配给他,一枝也未答应,心中除了织素,无有他人。

不久,荀公入京,升任兵部侍郎,总摄戎务。因年老,命织素与庶母进京。织素因路途劳累而生病,来到一女观修养,见观中有仕女画一幅。画中女子,乃薛姓小姐,为梁王外孙女。织素在观中修养了几日,病体好转,告别女冠,乘船进京。中途,忽然接到父亲来信,说由于边界战事失利,被打入天牢,亏吕丞相大力相救,得以赦罪,远赴边塞从军。关于吕家求亲之事已经答应,接信后即回家与吕子成亲。织素得信,思虑万千,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后想起女观中仕女画中人,想以薛女代之。于是假称生病,暂居在开封原旧婢兰芝家。此时,郡主遵夫命,以“翠香阁”命题,为薛小姐选择佳婿。织素知悉后,就假桂一枝之名进呈作文。郡主见文章可圈可点,十分欢喜,吩咐接见一枝。织素无奈,只得男装进见。郡主见后,又亲试其才,相当满意。于是行聘、结婚,两个雌鸯鸳就在这热闹喜庆的氛围中进了洞房。面对这尴尬局面,织素只好以没有得到父命成亲为由,不与小姐同床共枕,但又往往在暗处独自感叹,小姐颇为纳闷。织素为防事情泄露,假说会试期近,告辞众人,往京中赶考。于是留下两封书信,托兰芝将来转交郡主后,回到了老家。吕相之子即差人前来商议迎娶之事。织素即以父亲罪名没有昭雪,坚决推辞。

一枝在浙,勤奋攻读,不久高中乡试头名。进京后,试毕三场,金榜题名,又中探花,心里非常高兴。郡主派来的老仆发现这个一枝并非自家姑爷,连忙回去报告郡主,郡主即召兰芝询问,兰芝进呈织素所留书信。至此,恍然大悟。薛小姐为织素深情所感,专程进京请大姨妈入宫,为贵妃之女与吕相之子说媒,替织素解围。桂冬荣在军中立下不小功劳,后报捷班师,圣上大悦,论功行赏。吕丞相又奏荀景华在边塞的勋劳,使荀公得以回朝复官。荀公拜谢吕相两次相救之恩。一天,荀公邀桂家父子来府叙谈,正好织素信到。看后,才知织素已为一枝聘下薛小姐。面对如此贤淑才女,桂冬荣只能感慨敬佩;荀景华只好感叹惆怅;而一枝只有感动滴泪。

不久,天子下旨,招吕相之子为驸马。薛小姐与织素同事桂一枝,夫妇三人相爱如初,相敬如宾。一枝在弘治皇帝手下,官拜吏部尚书。及正德皇帝即位,桂冬荣、荀景华均以天年告终,一枝亦谢官还乡。其间,荀夫人生一子一女,薛夫人生二子。子、婿仕途经济均有作为。

猜你喜欢
  • 白居易《将至东都先寄令狐留守》全诗赏析

    黄鸟无声叶满枝,闲吟想到洛城时。惜逢金谷三春尽,恨拜铜楼一月迟。诗境忽来还自得,醉乡潜去与谁期?东都添个狂宾客,先报壶觞风月知。

  • 李清照《好事近》: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

    好事近 【宋】李清照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 长记海棠开後,正是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 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 白居易《新栽竹》全诗赏析

    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见此溪上色,忆得山中情。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已觉庭宇内,稍稍有余清。最爱近窗卧,秋风枝有声。

  • 苏格兰诗歌

    苏格兰诗歌 1603年在苏格兰诗歌史上是一个极为

  • 李白《游秋浦白苛陂二首》全诗赏析

    何处夜行好,月明白笴陂。山光摇积雪,猿影挂寒枝。但恐佳景晚,小令归棹移。人来有清兴,及此有相思。白笴夜长啸,爽然溪谷寒。鱼龙动陂水,处处生波澜。天借一明月,飞来碧云端。故乡不可见,肠断正西看。

  • 《送韩侍御之广德赏析》

    诗的前两句“昔日绣衣何足荣,今宵贳酒与君倾”,是写韩歆“昔日”与“今日”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韩侍御,即韩歆。公元758年(唐至德三载)被贬,由殿中侍御史来广德隐居,此时李白送韩歆去广德。昔日,韩歆是侍御,“或给事殿中,或举劾非法,或

  • 唐宋散文之韩愈《答李翊书》全文翻译与鉴赏点评

    韩愈《答李翊书》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 1 :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 2 ?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 3 !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

  • 许冬林·怎生不见那个人

    许冬林·怎生不见那个人许冬林太阳还躺在枝头的鸟巢旁,他就来了。他想赶在太阳落山之前,找到她,跟她说上那句话。磨磨蹭蹭的,院外有个人

  • 蔡淳《金银花》咏金银花诗赏析

    《金银花·金银花》咏金银花诗鉴赏 蔡淳金银赚

  • 苏轼《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予携一瓢酒寻诸》全诗鉴赏

    老鸦衔肉纸飞灰,万里家山安在哉。苍耳林中太白过,鹿门山下德公回。管宁投老终归去,王式当年本不来。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 作品赏析原题: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予携一瓢酒寻诸生皆出矣独老符秀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