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诗《偶作二首(其二)》原文和鉴赏
万卷堆床书, 学者识其真。
万里长江水, 征夫渡要津。
养生不但药, 悟佛不因人。
燕石何须辨, 逢时即至真。
此诗为抒怀之作,题为偶作,实含深意。全诗八句,每两句为一意,这在刘禹锡的作品中实为罕见。
首二句。“万卷”极写书籍之多,“堆床”极写书籍之乱,如此又多又乱的书籍,“学者”却懂得其中蕴含的“真”谛。其原因乃是“学者”熟悉这些典籍,深谙其中的精义。诗篇似在说明,纷纭繁杂的大千世界并非不可认识, 只要专精于学,舍得投入, 自然能够了其奥秘。
次二句。“万里”极言江水之长;可是,久在江上弄潮的征夫,却能在万里长江之上顺利地渡过要津。诗意似言,不论多么艰险难行之路, 只要熟悉它,勇于实践,总是能被人征服的。
“养生”二句,另辟蹊径,别立新意。养生之要诀,不仅是用药得当,更为重要的是保持健康的心理。参悟佛性,要紧的是凭靠自己的悟性,而不要事事因人。二句之旨皆在强调依靠自己而不要事事假手于物,假手于人。
“燕石”及燕山之石,首载于山海经·北山经,据郭璞的注文可知,这是一种似玉之石。 后汉书卷48 应劭传“宋愚夫亦宝燕石”条注引阙子云:宋国一位愚人得到了一块燕石,以为得到了一块宝玉,便十分珍贵地收藏起来。他的一位客人听说以后。前往观看。这位宋人斋戒了七天,穿上礼服,祭以供品,才请出“宝物”。客人看了“宝物”之后,掩口大笑,说:“这是燕石,和瓦块没有什么区别啊。”宋人听了以后,勃然大怒,以为客人不识宝,反而更加小心地将“宝物”收藏起来。这则故事当然是讥讽那位宋人不辨真假,不辨玉石。刘禹锡的这首诗却反用其意,以为“燕石”与宝玉并不需要加以甄别,只要能“逢时”即为至真之“宝”。言外之意,如果不能逢时,即使是真正的宝物,恐怕也不会有人把它作为宝物来看待了。这与时下流行的民谣(“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倒颇有些类似之处。作者之主旨显然是在讥讽当政者不辨真伪,以顽石作宝玉的荒唐。但是,我们似也可以从中悟出,在一个缺乏甚或没有正常的人才选拔与人才使用机制的社会里,在一个仅凭或主要依靠长官意志的环境中,机遇(“逢时”)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这是多少封建士子的喟叹啊!在我们看来,作者还不是一位仕路坎坷的人,但是即使是他,也不免发出这样深沉的人生喟叹,足可见这一问题困扰了多少有志之士。
-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1) 。唐浮图慧褒 (2) ,始舍于其址 (3) ,而卒葬之 (4)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5)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6)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
-
《广雅》 训诂书,三国魏时张揖撰,3卷。张揖,字稚让,清河人,魏明帝太和中为博士,文字学专家,所著另有《埤苍》、《古今字诂》、《杂字》等,均失传。张揖在《上广雅表》里说明了作《广雅》的缘由,表示了对《
-
8·1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 ① ,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 ② ,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 ③ ,先圣后圣,其揆一
-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出处】唐杜甫《 客至 》。 【意思】我的居处四面都是春水,每 天只看见一群群白鸥不停飞来。其实,作者的住处未必四面临水,这样 写是为了渲染自己住处的孤僻无依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三年级必背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小学三年级必背古诗,三年级必背古诗二十首,小学三年级上册古诗大全。《登高》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
一 临江仙bull;咏猎豹 张子耀 八荒纵目峰冈立,双眸射电垂光。掩身林草待鹏张。势毫威猛猎牛羊。 旋动追风惊六兽,敢和熊虎争强。虬柯为屋傲飞霜。死留纹理做衣装。 二 浪淘沙令bull;咏龟 张子耀
-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边,言追六郡雄。雁山横化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作品赏析这是一首赠别诗,出征者是陈子昂的友人魏大(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此诗不落一般送别
-
此诗最显著的特点是善于抒发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苦闷,最终以摆脱这种苦闷而展示出诗人乐观向上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可分三段,第一段为前四句。开篇”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两句,直接点出积郁于心的”惆怅“。这惆怅虽仅时而出现,但对积极进取、乐观豪
-
国学名句“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出处和解释
【名句】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语出《管子·形势解》。大海不排斥水流,所以能成为大海;高山不排斥土石,所以能成为高山。形容领导者只有广纳天下英才,才可以成为圣君明王。辞:排斥。
-
赵松雪欲置妾,以小词调管夫人云:“我为学士,你做夫人。岂不闻陶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多娶几个吴姬赵女何过分!你年纪已过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管夫人答云:“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