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南康望湖亭》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苏轼南康望湖亭
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疏。②
秋风片帆急,暮霭一山孤。
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虚。③
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④
【注释】 ①题一作望湖亭。②长湖:指鄱阳湖。③许国:为国效命。康时:即匡时,救正时弊。匡,救正。宋代因避宋太祖赵匡胤名讳,以康代匡。④投老:到老、临老。
【译文】 八月里船过鄱阳,万物景象萧条疏落。劲急的秋风下,单舟扬帆急驶;淡淡的暮气中,孤山独峙。报国之心还在,救时之策成空。岷峨故乡相距万里,临老能否归去?
【集评】 宋·周辉:“绍兴辛酉(1141),辉随侍之鄱阳,至南康,扬澜左蠡,失舟,老幼仅以身免。小泊沙际,俟易舟。信步至山椒,一寺轩名重湖,梁间一木牌,老僧指拟,是乃苏内翰留题。登榻观之,即‘八月渡重湖……’诗已欲漫,尚可读。僧云:以所处深险,人迹不到,故留至今。然律诗而用两韵,叩于能诗者,曰:诗格不一,如李诚之送唐子方,亦两押‘山、难’字韵,政不必拘也。而坡岐亭诗,凡二十六句而押六韵,或云无此格,韩退之有杂诗一篇,二十六句押六韵。”(清波杂志卷二)
清·纪昀:“但存唐人声貌而无味可咀,此种最害事;而转相神圣,自命曰高,或訾警辄哂曰俗,盖盛唐之说行而盛唐之真愈失矣。”“此格易得峭拔。”(纪批苏诗卷三十八)
【总案】 本篇作于绍圣元年(1094)八月过南康(今江西星子县)时。元祐八年(1093)八月苏轼被任为定州(今河北定县)知州。相隔几月,在绍圣元年闰四月至八月内,竟连遭三次贬官,最后贬为宁远军(今广西容县)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几个月来政治生涯的风云突变,一路上景物的萧疏凄清,苏轼深感仕途的险恶蹇阻,充满了“许国”无望的失意感,又一次唤起了退归故里的愿望。
-
龙节对持真可爱,雁行相接更堪夸。两川风景同三月,千里江山属一家。鲁卫定知联气色,潘杨亦觉有光华。[予与二公皆忝姻戚。]应怜洛下分司伴,冷宴闲游老看花。
-
秋蔬拥霜露,岂敢惜凋残。暮景数枝叶,天风吹汝寒。绿沾泥滓尽,香与岁时阑。生意春如昨,悲君白玉盘。 作品赏析依旧次在秦州诗内。秋蔬拥霜露①,岂敢惜凋残②,暮景数枝叶③,天风吹汝寒。绿沾泥滓尽,香与岁
-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君若好登临,城南有秋山。君若爱游荡,城东有春园。君若欲一
-
某尝入一富室,见四海奇珍山积,曰:“某物予取诸蜀,某物予取诸越,不远数千里,积数十年以有今日。”谓予:“公有此否?”曰:“予性无所嗜,设有所嗜,则百物无足而至前。”问:“何以得此?”曰:“我只是积钱。
【名句】某尝入一富室,见四海奇珍山积,曰:“某物予取诸蜀,某物予取诸越,不远数千里,积数十年以有今日。”谓予:“公有此否?”曰:“予性无所嗜,设有所嗜,则百物无足而至前。”问:“何以得此?”曰:“我只
-
【原题】:师文莫君以诗从仆求字顾非所长聊作一篇姑慰其厚意而已
-
【生卒】:1897—【介绍】: 法国诗人、小说家、评论家和超现实主义*奠基人之一。他早期的诗集《玻璃鱼缸》(1917)中就有达达主义*的影响。
-
桃花一直被用来比喻女子的容颜,女子貌美,常会被形容“面若桃花”或“艳若桃李”。几乎毫无争议,美人本就该和桃花相媲美,春秋时著名的美人息夫人,别名就叫作桃花夫人。
-
江柳影寒新雨地,塞鸿声急欲霜天。愁君独向沙头宿,水绕芦花月满船。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常春藤爸爸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父亲的古诗词,描写常春藤的古诗句,歌颂父亲古诗词。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先秦▪佚名《蓼莪》白话译文:看那莪蒿长得高,却非莪蒿是散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如果开展古诗词教学,内容包括如何有效开展古诗文教学,如何进行古诗词教学,浅谈如何进行古诗词教学。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古诗词是世界文化瑰宝,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她那精炼的篇幅中无不闪烁着古人智慧、情感、哲理和对人生的渴望。在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