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芍药》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黄慎
樱桃初熟散榆钱①,又是扬州四月天。
昨夜草堂红药破②,独防风雨未成眠。
【注释】
①散:散落。榆钱:榆荚。本草纲目:“榆未生叶时,枝条间先生榆荚,色白成串,俗呼榆钱。” ②红药:红色的芍药。破:指花朵绽放。
【评说】
本诗选自旅顺博物馆藏黄慎芍药图挂轴题诗。
三月的扬州,正是烟花烂漫,但繁华过后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一段冷清与沉寂。而画家却并不如此看,在他眼中,扬州四月也是怡爽情性的,诗中一句“又是扬州四月天”,其中包含着他几许的兴奋和喜悦。虽然没有了姹紫嫣红,群芳争妍,但樱桃初熟,榆钱飘散,都显得那么美丽动人。其中最引人入胜的便数芍药,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说法:“天下名花,洛阳牡丹,广陵芍药,为相侔埒。”(宋·刘攽芍药谱序)在它身上尚可见春天的影子,李义山“留得芍药殿春风”是谓也。怀着这样的心情,画家把它摄入画面,着力表现出它的富贵和妍艳,唐代诗人元稹的一首红芍药直可视作黄慎芍药图的注解和描述:“芍药绽红绡,巴篱织青琐。繁丝蹙金蕊,高焰当炉火。翦刻彤云片,开张赤霞裹……艳艳锦不知,夭夭桃未可。晴霞畏欲散,晚日愁将堕。”画家对芍药的赏爱、珍惜,已达颠狂状态,通宵不眠,夜中只身伴红药,唯恐无情风雨,吹打锦花,堕入浊尘。因为芍药乃“天地尤物,不与凡品同,待其地利、人力、天时参并具美,然后一出”,(刘攽芍药谱序)十分鲜见,一旦经历风雨,正如梅尧臣诗中所说:“风雨便成昨。”
把芍药的姿态一览无余地展现出来,这是画之能事,至于象外之音,画家的爱花、惜花之情,就通过这首题画诗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与画面珠联璧合,相映成辉。
-
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万重云水思,今夜月明前。
-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则谓所怀
名言: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升初古诗词分类试题及答案,内容包括小学一至六年人教版古诗分类一至六年级人教版的古诗全部分类,小学古诗词试卷及答案,小升初考试古诗词总复习资料。诗歌竞赛试卷填写下列古诗文的上句或下句。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2、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3、老吾老以及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语文古诗词课题,内容包括古诗词诵读课题主要阶段性成果,求小学语文全部古诗教案,谢谢,如何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该怎么写。课堂引诗文在课题实施中,我们提出了“让古诗文走进课堂”与“新课改同行”的要求。老师们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方法,让学生感悟诗文的
-
【注释】:夫人避火,避火不可。妇人不下堂,下堂羞杀我。夫人避火,避火不可。我身有傅还有姆,傅姆不来心独苦(叶)。君不见宋姬一卒春秋悲,文姜辱死《南山》诗。
-
赵执信 池烟径柳漫黄埃,若为辛夷酹一杯。 如此高花白于雪,年年偏是斗风开。 在清初诗坛上,赵执信是一位从诗歌创作到诗歌理论都取得了很高成就的诗人。赵执信主张“诗中有人”,“诗外有事”,主张诗要表现作者
-
【解题】 此诗为《新乐府》组诗五十首之三十二,作于元和四年(809),时白居易任左拾遗、翰林学士。《新乐府序》称这些诗是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也就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此
-
这是一个古老的传说:帝尧曾经将两个女儿(长曰娥皇、次曰女英)嫁给舜。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二妃溺于湘江,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这个传说,使得潇湘洞庭一带似乎几千年来一直被悲剧气氛笼罩着,“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
-
炎炎者烈火,营营者小蝇。火不热真玉,蝇不点清冰。此苟无所受,彼莫能相仍。乃知物性中,各有能不能。古称怨报死,则人有所惩。惩淫或应可,在道未为弘。譬如蜩鷃徒,啾啾啅龙鹏。宜当委之去,寥廓高飞腾。岂能泥尘
-
这是一首抒写情人间惜别的词作。词一开头就直叙惜别之事“送君南浦”,这是一句中国古代诗词中经常出现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