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之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全译、翻译和译文
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1。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2。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3。
【注释】
1.灵犀:即通犀。汉·西域传:“通犀翠羽之珍。”如淳注曰:“通犀,谓中央色白,通两头。”
2.送钩:藏钩于手中令人猜,又称藏钩。射覆:器皿下覆盖物品令人猜(射)指。这两种皆酒宴间的游戏,借以渲染欢乐气氛。
3.听鼓应官:指听到鼓声必去官府应卯理事。兰台:汉代以来保存秘书图籍的宫观。旧唐书·职官志:“秘书省,龙朔初改为兰台。”走马兰台,说明诗人当时官秘书郎。这是一种职位不高、无大权势的清要之职。转蓬:淮南子:“见飞蓬转而知为车,以类取之。”
今译
昨夜那闪烁的星辰呀,
昨夜那温柔的风,
轻拂着
画楼西畔桂堂东。
我们虽无比翼双飞的翅膀
如同彩凤,
却都有着一点灵犀
心心相通。
藏钩游戏时你我虽然隔座,
春酒下肚,心里暖融融;
分队射覆时,蜡灯别样的
红。
唉!可叹我听到鸣鼓,
不得不去宫府应卯匆匆,
走马兰台,心似断蓬。
-
阳货欲见孔子 ① ,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② 。 孔子时其亡也 ③ ,而往拜之。 遇诸涂 ④ 。 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 ⑤ :“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 ⑥
-
十骑簇芙蓉,宫衣小队红。练香熏宋鹊,寻箭踏卢龙。旗湿金铃重,霜干玉镫空。今朝画眉早,不待景阳钟。 作品赏析注:1:十骑簇芙蓉,宫衣小队红:十骑一簇,艳如芙蓉也。宫衣,宋蜀本作容衣。2:练香熏宋鹊,寻箭
-
(一本作代书寄桃山居士张圣可)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作品赏析原题: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
-
一部分住在旧金山北海滩繁华商业区背后穷街陋巷中的“垮掉派”分子建立的一个最早的组织,或称“垮掉分子公社”。他们穿一身旧军装,一件黑
-
【原题】:东壩以里沿岸人家皆对门植苇於小屿不晓其旨漫成四绝
-
太常引·伤逝 倪瓒 门前杨柳密藏鸦。春事到桐花。 敲火试新茶。想月佩云衣故家。 苔生雨馆。尘凝锦瑟。寂寞听鸣蛙。 芳草际天涯。蝶栩栩春晖梦华。 倪瓒:(13
-
勿弄刀笔,讥玩朋僚,若犯要司,败不旋踵;若轻同类,怨岂在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
《勿弄刀笔,讥玩朋僚,若犯要司,败不旋踵;若轻同类,怨岂在明。》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名句】不共春风斗百芳,自甘篱落傲秋霜 语出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菊花不在春风中与百花争芳斗艳,自己甘愿屈处篱笆旁边傲迎秋霜。两句诗赞颂菊花,同时也赞颂了志士仁人不趋时、不媚俗、刚
-
圣君贤相正弥纶,谏诤臣微敢狥身。但得葵心长向日,何妨驽足未离尘。岂辞云水三千里,犹济疮痍十万民。宴坐黄堂愧无恨,陇头元是带经人。
-
开头一句,勾勒出一幅远山环绕着春江,烟雾四处迷茫而渔翁独钓的优美画面。“白鸟飞来”二句,生动地描述了具有无穷乐趣的渔家生活。如果说张志和《渔父》词是一幅斜风细雨垂钓图,表现了词人浸沉在江南春色的自然美景之中的欣快心情,那么,词人的词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