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群下教”的全文和注释
(诸葛亮集、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三国志、诸葛孔明全集)
校注
[1]群下:百官,下属。 这是诸葛亮任丞相后,发给下属官员的一份文告,嘱咐下属官员要任劳任怨,尽忠国事,并且应团结一致,集思广益,文中还列举了徐庶和董和的事迹,希望大家能够向他们学习,努力搞好蜀国的政务。本文语言明白如话,叮咛周到,可以看出诸葛亮在管理国家政务上一贯严谨的作风。此文约作于章武元年(221)诸葛亮初任丞相的时候。
[2]参署:办理公务的机关。
[3]嫌:仇怨。 难相违覆:遇到疑难问题要相互争论,仔细审察。违,违背。书·尧典:“吁!静言庸违,象恭滔天。”传:“言共工自为谋言,起用行事而违背之。”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覆,审察。周礼·考工记·弓人:“覆之而角至,谓之句弓。”汉书·李寻传:“臣自知所言害身,不辟死亡之诛,唯财留神,反覆愚臣之言。”注:“财与裁同,谓裁量而反思之。”此指下“覆”字。旷阙损矣:荒废的事情和产生的过失就会减少。旷,空缺,荒废。孟子·离娄上:“旷安宅而弗居。”吕氏春秋·无义:“以义动,则无旷事矣。”阙,过失;错误。左传·成公二年:“其晋实有阙。”损,减少。与“益”相对。易·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墨子·七患:“岁馑,则仕者大夫以下,皆损禄五分之一。”
[4]中: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弊蹻:破旧的鞋子。弊,破,败坏。庄子·山水:“衣弊履穿。”战国策·秦策:“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 蹻,鞋。通“屩”。战国策·秦策:“赢滕履蹻”史记·虞卿传:“蹑蹻檐簦,说赵孝成王。”
[5]然人心苦不能尽:然而人的弱点往往在于不能坚持到底。尽,竭,完。易·系辞:“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引申为达于极限。庄子·齐物论:“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徐元直:即徐庶。三国时期颍川(今河南省西北部)人。字元直,原名福,少好任侠,后致力学问。东汉末年客居于荆州,与诸葛亮友善,曾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因母亲在曹操那里,辞别刘备投奔曹操,任右中郎 将、御史中丞。处兹不惑:对于这个问题理解得很深刻。兹,此,这。起提示作用。易·晋:“受兹介福,于其王母。”文选·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董幼宰:即董和,三国时期蜀国南郡(今湖北江陵县北)枝江(今湖北宜昌市东南部)人。字幼宰。汉朝末年,益州牧刘璋任命他为成都令,他提倡勤俭节约,起到了移风易俗的作用。刘备攻占四川之后,任命他为中郎将,后与诸葛亮协力辅佐刘禅。居官二十余年,死后家无儋石之财。事有不至:认为事情考虑得不周到彻底。至,到达。诗经·小雅·天保:“如川之方至。”荀子·劝学:“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反,通“返”。回,归还。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何以报不谷?’”启告:通知,报告。
[6]苟能慕元直之十一,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作“苟能慕元直之十反”。
-
风吹河汉扫微云,步屟中庭月趁人。浥浥炉香初泛夜,离离花影欲摇春。遥知金阙同清景,想见毡车碾暗尘。回首旧游真是梦,一簪华发岸纶巾。
-
《孔子诛少正卯》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
-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如何此时恨。嗷嗷夜猿鸣。 作品赏析陈子昂的诗,大多以素淡的笔墨抒写真情实感,质朴明朗,苍凉激越。而这首五律,无论从结构的严谨
-
笔若适士大夫意,则工书人不能用;若便于工书者,则虽士大夫亦罕售矣。屠龙不如履豨,岂独笔哉!君谟所谓“艺亦工而人益困”,非虚语也。吴政已亡,其子说颇得家法。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速归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速度的古诗词,离别、相思的古诗词速速速尽量多谢啦,含有归字的古诗。所用皆鹰腾,破敌过箭疾。杜甫【北征】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水急客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妈妈辛苦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父母辛苦的诗句,描写母亲辛苦的诗句,描写父母辛苦的诗句。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母别子》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
-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
成帝敬厚禹,禹每病辄以起居闻,车驾自临问之,上亲拜禹床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
《成帝敬厚禹,禹每病辄以起居闻,车驾自临问之,上亲拜禹床下。》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正解柴桑缆,仍看蜀道行。樯乌相背发,塞雁一行鸣。南纪连铜柱,西江接锦城。凭将百钱卜,飘泊问君平。
-
古代诗文名篇之诗歌·龚自珍诗《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原文、鉴赏和解读
诗歌·龚自珍诗《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选一]》 兰台序九流,儒家但居一。诸师自有真,未肯附儒术。后代儒益尊,儒者颜益厚。洋洋朝野间,流亦不止九。不知古九流,存亡今孰多?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