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冲之《春日二首(其二)》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晁冲之春日二首(其二)
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①
【注释】 ①趁:追逐;赶。
【译文】 草木阴阴,与溪曲绿水辉映交加;小雨霏霏,把浮萍翻上了岸边的浅沙。鸭与鹅不懂得春天已经逝去,争先恐后,追逐着飘落于水中的桃花。
(胡可先译)
【集评】 今·倪其心、许逸民:“暮春时的小溪景色,一句可以尽之。三、四句意在惜春,略带伤感,但鹅鸭戏逐落花的画面,足以惹人情思绵邈。”(宋人绝句选第167页)
今·刘文忠:“写景逼真传神,画面感很强,生活气息浓厚。‘小雨翻萍’一句,表现出作者对景物观察十分细致。”(宋诗鉴赏辞典第688页)
【总案】 小诗写景不仅生动逼真,而且颇有空间层次。首句是暮春的总印象,次句是特写镜头,三、四句是近景。全诗只着一“绿”字,但添上“交加”。绿色就分出了浓淡。绿树、碧水与粉红桃花交相辉映,色彩也很丰富。苏轼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晓景)的名句,此诗三、四句,似从苏轼诗点化而出,但将“先知”改为“不知”,借鹅鸭的无忧无虑、自由嬉戏反衬自己淡淡的惜春之情,也是匠心独运。
-
作者简介《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是记载春
-
苏轼 我本江湖一钓舟,意嫌高屋冷飕飕。 羡师此室才方丈,一炷清香尽日留。 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釭。 白灰旋拨通红火,卧听萧萧雨打窗。 苏轼这两首七绝作于杭州通判任上。苏轼生性好入名山游览,现在
-
点击进入: 沈从文《常德的船》 沈从文先生逝世后,在遗体告别仪式上,一位新华社记者找到我,希望我用最少的语言概括沈先生的一生。在那种场合下,不暇深思,我只说了两点。一是:沈先生是一个真诚的爱国主义者;
-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 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在二十五岁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前,李白的青少年时代是在蜀中度过的
-
春来常早起,幽事颇相关。帖石防隤岸,开林出远山。一丘藏曲折,缓步有跻攀。童仆来城市,瓶中得酒还。 作品赏析依旧次在上元二年。《内经》:早卧早起。春来常早起,幽事颇相关。帖石防隤岸①,开林出远山②
-
1. 鲁君谓子墨子曰:“吾恐齐之攻我也,可救乎?”子墨子曰:“可。昔者,三代之圣王禹汤文武,百里之诸侯也,说忠行义,取天下;三代之暴王桀纣幽厉,仇怨行暴,失天下。吾愿主君之上者尊天事鬼,下者爱利百姓,
-
薛瑄:游龙门记 薛瑄出河津县西郭门西北三十里,抵龙门下。东西皆层峦危峰,横出天汉。大河自西北山峡中来,至是,山断河出,两壁俨立相望
-
诗语言精美,婉转清丽;兴味隽永,富于情思。表面上写的是深沉的爱情,实际上却是借以寓托诗人的理想,抒写自己的胸臆。
-
《萱草》咏萱草 萱草,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
名言: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