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夫
【注释】
选自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
绝:越过。
云霓:彩虹。
负:背对着。
乱:横渡,此指掠过。
杳冥:高远深暗的天空。
鷃(yàn):鷃雀,鹑鸟的一种。
料:估量。
鲲:古代传说中的大鱼。
昆仑:我国西部的著名大山。
墟:山脚,此指发源于昆仑山下的黄河源头。
暴:晒。
鬐:此指鱼脊鳍。
碣: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的渤海之滨。
孟诸:古大泽名,在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
尺泽:小沟,浅水。鲵,小鱼。
【赏析】
宋玉才华横溢,常爱褒贬时弊,不肯俯仰流俗,因此常遭到同僚嫉妒毁谤,说他坏话。楚王为此责问道:“你是不是犯了什么过失,为什么有那么多官绅民众毁誉你呢?”宋玉回答说:
“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藩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鲲鱼朝发昆仑之墟,暴鬐于碣石,暮宿于孟诸;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
意思是:凤凰一飞直上九千里,在云霓之上,背负青天,搅乱浮云,翱翔于高远幽渺的天宇;篱笆里的小雀鸟,怎能与它一起估量天之高、地之大呢?鲲鱼早晨从昆仑山出发,中午在碣石晒鳍,晚上在孟诸歇宿;小沟里的鲵鳅,怎能与它一起谈论江海之大呢?
这是宋玉讲的第二个比喻,用来回答楚王的责问。第一个比喻“其曲弥高,其和弥寡”,说自己与众人才调相异,导致人们不理解。这一个比喻说自己襟怀、志向与众人相距巨大,引起了人们的误解。
实际上,这一则“鱼鸟”之喻,系从庄子逍遥游中鲲鹏的意象化用而来,它所表现的是:凤与藩篱之雀不同的眼界,鲲与尺水之鱼不同的志向。但在表现手法的运用上,则是极尽夸张之能事:状凤鸟之高举,则从上击九千里,翱翔于杳冥之上,展现其飞天的雄姿;画鲲鱼之邀游,则从朝发昆仑,暮宿孟诸,东赴碣石的万里滔浪中,摹写其腾挪迅驰的倩影。相形之下,在篱笆丛中跳跃的小雀鸟,游于一尺深水里的小鱼,其人生境界,相差何止千万里!
显然,宋玉是以凤凰、鲲鱼自比,喻指自己志向高远而壮阔,有一种自视不凡的孤高情怀。而将蔑视的眼光,投向了目光短浅、鄙陋的篱鷃与泽鲵,表现出君子不与小人同日而语的傲然气概。
宋玉虽未正面回答楚王的责问,但答案不是再清楚不过了吗!
这一句虽化用了庄子的意象“鲲鹏”,但思致瑰伟,笔姿夭矫,极富映衬、宕跌生姿,气度非凡:用“绝云霓”、“负苍天”,极赞凤凰翱翔之高,气势雄浑,音节铿锵;用“朝发”昆仑、“暮宿”孟渚,极叹鲲鱼遨游之远,酣畅淋漓,意象奇突。这些构成了本句的雄迈之美和感染力。
-
一清湖,我原以为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天然大湖。我知道:深圳有东湖、洪湖、银湖、仙湖,还有香蜜湖、西丽湖和观澜湖,这些带湖字的地名都有湖
-
雨砌长寒芜,风庭落秋果。窗间有闲叟,尽日看书坐。书中见往事,历历知福祸。多取终厚亡,疾驱必先坠。劝君少干名,名为锢身锁。劝君少求利,利是焚身火。我心知已久,吾道无不可。所以雀罗门,不能寂寞我。
-
《 山石 》 .[唐].韩愈.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
-
【原题】:焦山汉末焦光隐於此是日乃其生日士人会者甚众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赞美泰山的古诗词句,内容包括赞美泰山的古诗句只要一句,赞美泰山的古诗有什么,赞美泰山的诗句。乾隆作诗:迥峦抱深凹,曦光每独受。所以朝阳名,名山率常有。是处辟云关,坦区得数亩。结构寄幽偏,潇洒开窗牖。历险欣就夷,稍息复进走。即景悟
-
断送一生惟有酒,寻思百计不如闲。莫忧世事兼身事,须著人间比梦间。
-
车马古城隅,喧喧分晓色。行人念归涂,居者徒惨恻。薄宦共羁旅,论交喜金石。荐以朋酒懽,宁知岁月适。人事坐云变,出处俄乖隔。关山自兹始,挥袂举轻策。岁暮寒云多,野旷阴风积。征蹄践严霜,别酒临长陌。应念同时
-
【名句】人生聚散如弦筈,老去风情犹惜别 语出宋代欧阳修《玉楼春》词。人生一世,聚聚散散就像弓弦与箭尾一样;年老了,内心里尤其痛惜离别。
-
平虏将军妇,入门二十年。君心自有悦,妾宠岂能专。出解床前帐,行吟道上篇。古人不唾井,莫忘昔缠绵。
-
澹师昼睡时,声气一何猥。顽飙吹肥脂,坑谷相嵬磊。雄哮乍咽绝,每发壮益倍。有如阿鼻尸,长唤忍众罪。马牛惊不食,百鬼聚相待。木枕十字裂,镜面生痱癗。铁佛闻皱眉,石人战摇腿。孰云天地仁,吾欲责真宰。幽寻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