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小说之《媳妇》全文、注释和翻译
信州1玉山县塘南七里店民谢七妻,不孝于姑2。每饭以麦3,又不 得饱,而自食白秔饭4。绍兴5三十年七月七日,妇与夫皆 出,独留姑守舍。游僧过门,从姑乞食6。笑曰:“我自不曾饱,安得有 余?”僧指盆中秔饭曰:“以此施我。”姑摇手曰:“白饭是七嫂者,我不敢动,归来 必遭骂辱。”僧坚求不已,终不敢与。俄而归来,僧径7就求饭,妇大怒 ,且毁叱8之。僧哀求愈切,妇咄9曰:“脱尔身上袈裟来, 乃可换。”僧即10脱衣授之11。妇反复细视 12,戏13披于身,僧忽而不见。袈裟变为牛皮,牢不可脱,胸间先生毛一 片,渐遍四体,头面稍14成牛。其夫走报妇家,父母遽15至,则俨然全牛矣。
选自夷坚志
注释
1.信州:地名,今属江西省。
2.姑:婆婆。
3.麦:麦子,这里指粗粮。
4.白秔饭:即白米饭。秔,粳米。
5.绍兴:宋高宗赵构的第二个年号。
6.乞食:即要饭。
7.径:径直,直接。
8.毁叱:大声责骂。
9.咄:轻蔑地呵斥。
10.即:立刻,马上。
11.授之:给她。
12.细视:仔细看。
13.戏:开玩笑似的。
14.稍:慢慢地。
15.遽至:迅速跑来。遽,迅速。
释义
江西信州玉山县塘南七里店农民谢七的妻子对自己的婆婆很不孝顺。这个媳 妇每天只给她婆婆一点麦面吃,又不让她吃饱,而她自己却吃着白米饭。宋高宗绍 兴三十年七月七日,谢七和他的妻子外出,留下他的妈妈看家。这时有一个和尚路 过他家,就向谢七的妈妈讨饭吃。谢七妈说:“我自己还吃不饱哪,哪有多余的饭给 你吃呢?”和尚指着盆中的白米饭说:“请您把这饭给我吃吧。”谢七妈赶忙摇着 手说道:“这白米饭是我媳妇吃的,我可不敢动。如果我动了,媳妇回来一定会辱骂 我。”和尚还是不断地请求,而谢七妈最终还是不敢给他吃。一会儿谢七的妻子回 来了,和尚便直接向谢七妻要饭吃。谢七妻非常生气,且破口大骂。和尚的哀求更 加恳切。谢七妻轻蔑地呵斥说:“那你就把身上的袈裟脱下来换饭吃吧!”和尚当 即就脱下袈裟递给谢七妻,谢七妻接过袈裟仔细地看了半天,然后开玩笑似地把它 披在肩上。忽然,那和尚不见了,袈裟也变成了牛皮,谢七妻想把它脱下来,可是怎 么脱也脱不下来。谢七妻的胸部开始长出一片毛,渐渐地四肢也长满了毛。尔后, 脑袋也慢慢变成了牛头。谢七吓得赶忙去报告丈人家,等谢七的岳父母跑来一看, 谢七妻已经完全变成一头牛了。
-
禁火暧佳辰,念离独伤抱。见此野田花,心思杜陵道。联骑定何时,予今颜已老。
-
这首抒写离愁的词作于光绪十五年(1889)秋。这首词的题目是“寒夜闻角”,全词即是抒写远离家乡的游子寒夜听到凄清的号角声而触发的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作品赏析城上春云覆苑墙①,江亭晚色静年芳②。林花著雨燕支湿③,水荇
-
【名句】国之废兴 ① ,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 ② 辅佐。 【注释】①废兴:兴衰。②由乎:由于。 【释义】国家的兴衰,在于政事的好坏;而政事的得失,则取决于辅佐的大臣。 【点评】在中国古代,辅佐皇帝
-
宿雨洗天津,无泥未有尘。初晴迎早夏,落照送残春。兴发诗随口,狂来酒寄身。水边行嵬峨,桥上立逡巡。疏傅心情老,吴公政化新。三川徒有主,风景属闲人。
-
绿发方瞳瘦骨轻,飘然乘鹤去吹笙。郡斋独坐风生竹,疑是疑登长啸声。
-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作品赏析《题李次云窗竹》是一首七绝。这两句是说,冬日严寒,千花百草均已凋零,唯有窗前的竹子,仍然青翠碧绿;在大雪纷飞的时候去看,白中见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写两句表达父爱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父爱的诗句,要两句,描写父爱的古诗词,描写父爱的诗句古诗词。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
-
洪咨夔《促织二首》 其一 一点光分草际萤,缲车未了纬车鸣。 ① 催科知要先期办,风露饥肠织到明。 ② 【注释】 ①萤:萤火虫。缲(sao缫)车:缫丝用具,有轮旋转以收丝。这里也暗含“促织”的鸣声。纬车
-
王维右丞词云:秦川一半夕阳开。此句尤佳。玉管朱弦莫急催,容听歌送十分杯。长爱夫怜第二句,请君重唱夕阳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