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车翻豆覆》意译和解说
——敦煌本启颜录
【注释】
①粜(tiao):卖出粮食。②灞(ba):水名,在今陕西省中部。灞头:灞水边的一处地名。③灞店:灞水边的小市镇。④比迴:等到返回。⑤科斗:即蝌蚪。⑥本豆:原先的豆。⑦背我:背弃我。⑧可畏:是否为了。着尾子: 长出尾巴。
【意译】
隋朝时有一痴人,驾车装着黑豆进京城去卖。走到灞水边,不小心翻了车,黑豆都倒进了河里。他立刻弃车回家,想喊家人相帮下水捞豆。哪知附近市镇上人趁他不在的时候,争相下河捞走了黑豆。等到痴人返回河边,只有数千只小蝌蚪在水中游戏玩耍。他以为那就是黑豆,就想下水捞取。蝌蚪见有人来,立即惊散。痴人非常惊奇,叹息良久,说:“黑豆啊黑豆,难道你不认主人了,要背弃主人逃跑了?是否为了让我认不出你,而突然地都长出了尾巴?”
【解说】
尽管这位可怜的痴人已经遭受了重大经济损失,但他还得承受周围人的讥笑嘲讽,而其中鼓噪得最起劲的,恐怕莫过于哪些惯于乘人之危而顺手牵羊的“灞店上人”了。可见世界上良心最坏的人,就是那些损了别人还要自鸣得意的所谓“聪明人”。如果把希望寄托在人世间的昧心缺德者都能够改邪归正上面,就只能使痴人越变越痴。要使自己聪明起来,避免干出像“车翻豆覆”这样的傻事,就必须学会审时度势。当各种突然事件爆发时,要不慌不忙,先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判断准危险来自何方,危害的程度和可能性有多大等等,然后才是考虑对策,采取最适宜的办法和措施来化险为夷,解决难题。像本则寓言中的痴人就犯了思维偏执的毛病,他在车翻豆覆之后,不是冷静地观察和周全地位考虑,而是一意孤行,只想到回家求助,而忘了周围觊觎者中可能存有的贪婪之心。虽然从捞豆效率看,多喊几个人来当然会比独自捞要快得多,但从“人心隔肚皮”的实际情况看,痴人的短暂离去却造成了永久丧失这样一个可悲后果。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生活其间,不能不保持一点警戒心理,恰如俗语所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看,凡事把问题看得复杂一些,各方面情况想得周到一些,这对准确地判断问题、正确地处理问题是大有好处的。如能这样,痴人将变得聪明,乌豆也能失而复得,“一时着尾子”的笑话就更是与君无缘了。
【相关名言】
能明而断,谓之英断;不明而断,谓之武断;武断自己之事,为害犹浅;武断他人之事,招怨恨实深。
——曾国藩
一个冷静的裁决,值一千次草率的会议;需要你供给光,而不是热。
——美国·威尔逊
-
昔我初来时,水东有幽宅。晨与鸦鹊朝,暮与牛羊夕。谁令迁近市,日有造请役。歌呼杂闾巷,鼓角鸣枕席。出门无所诣,乐事非宿昔。病瘦独弥年,束薪与谁析。
-
知难而有备,乃可以逞。 ——《左传·成公元年》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知士无思虑之变则不乐,辩士无谈说之序则不乐。 ——《庄子·徐无鬼》 心安静则神策生,虑深远则计谋成。 ——《
-
如梦令① 秦观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②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注:①此词是作者绍圣三年(1096)贬谪郴阳时在途中驿亭所写。②驿亭是古时供传递
-
我所说的北王是一个村的名字,又名北王庄村,北王庄。当地人都喜欢简单明了地叫北王。只要你走进天仓岭以南,在这条泰沂山余脉的所有村庄里
-
若为南国春还至,争向东楼日又长。白片落梅浮涧水,黄梢新柳出城墙。闲拈蕉叶题诗咏,闷取藤枝引酒尝。乐事渐无身渐老,从今始拟负风光。
-
客有住桂阳,亦如巢林鸟。罍觞且终宴,功业会未了。山月空霁时,江明高楼晓。门前泊舟楫,行次入松筱。此意投赠君,沧波风袅袅。
-
《匆匆》 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 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
-
[南北朝]萧纲天霜河白夜星稀,一声雁嘶何处归?早知半路应相失,不如从来本独飞。梁简文
-
《苔》是袁枚创作的一首诗歌,通过描绘苔藓的生命力和坚韧,传达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全诗比喻人生与苔藓的成长过程相似,通过苔藓的生命力与繁衍能力,表达了作者对于坚持和生命力的赞美。诗中并未提及其它花草,而是将全篇所表达的思想凝聚于苔藓之中。袁枚通过写苔藓,传达了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诗中用词简练,构思独特,富有哲理。整首诗字数不多,却意味深长,给人以深思。这首诗让人们重新审视生命中的坚持与勇敢,感受到了袁枚对于生命之美的领悟。
-
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回首叫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