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匠无弃材,明君无弃士”注释、译文和评析
【注释】匡:辅助。恃:依靠。侧,旁边。陋:边远,狭小。逸:安闲。责成:指定并要求下属按职行事。审:慎重,审察。
【译文】辅佐国家,一定要依靠忠良之人。能够任用到恰当的人才,天下必定大治。所以明君要广泛地访求英贤,搜寻并提拔遗漏在旁侧和边远地区没有起用的人才。虽然对人才搜访的过程是十分辛苦的,但一旦任用他们,君主就会省事和安逸许多;这就是求贤十分重要的原因。优秀的匠人手下不会有弃置无用的材料,英明的君主手下不会有完全无法任用的人才。人的才质有长有短,有宏大有精细;君主如果依据人的才质授予相应的职位,臣子也能衡量自己的能力接受适宜的职位,再进行任命并责成他们按职行事,就能收到不劳而治的效果。这就是设置官职和任用官员不可不慎重的原因。
【评析】能够认识到“国之匡辅,必恃忠良”是何其的睿智与清醒!有些人一旦获得高位重权,便把手中的权力幻化为他个人的才华和能量;在这种重权严威之下,一切部属的才华都显得十分天真和可笑。围绕着权力放射出的无穷的魅力,跑官卖官者已经拥挤得令人难以招架,那些自私而又没有责任感的权势者哪里还有心思和闲情去“博访英贤”、“搜扬侧陋”? 唐太宗平定海内,位及人间之最,却能不辞劳苦,求贤若渴,甚至提出了“明君无弃士”的用人目标,至今仍能令人感佩不已!彪炳千秋的贞观之治的成功奥秘于此可见一斑。
-
李珣也曾写过一些隐逸之词,如《渔父》、《渔歌子》等。这首《定风波》是借范蠡事以明己志。范蠡亡吴霸越之后,功成身退,乘一叶扁舟泛游于五湖之上,啸傲风月于山水之间,过着隐逸生活。作者对他深怀仰慕之情,认为其人高洁无上。词的开头即点明他志在烟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
-
和范信中寓居崇宁遇雨二首其一 范侯来寻八桂路(2),走避俗人如脱兔(3)。 衣囊夜两寄禅家(4),行潦升阶漂两
-
走向海洋当站在一幅巨大的地图前,就发觉自己的目光已经改变。过去,关注点总是在高山与大河,那种蜿蜒与逶迤,给人已经上路,地平线上景色
-
最早的哲学著作《周易》《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
-
浙水敷文在中华文明版图上,历代士人学子都倾慕浙江的山、浙江的水、浙江的人、浙江的文,有的甚至终身寄居林泉邃密、梵音幽深的杭州。文本
-
题榴花韩愈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韩愈,本卷《初春小雨》已介绍。他于德宗贞元八年(79
-
纺车声声如今,我一听见“嗡儿,嗡儿”的声音,脑子里便显出一弯残月来黄黄的,像一瓣香蕉似的吊在那棵榆树梢上;院子里是朦朦胧胧的,露水
-
诗词鉴赏《唐宋五代词《李白《菩萨蛮》李 白 李 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 ① 。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 ② 。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 ③ 。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接短亭 ④ 。 注释 ①平林:平原
-
“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 【出处】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九》。 【意思】巨石江祖耸立在清溪河畔,就像是直扫青天的一幅天然画屏。上面古人的题诗千年犹在,其在绿字之上长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