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注释】伐薪(xīn):砍柴。南山:指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南。苍苍:灰白。 营:经营,用处。辗(niǎn):轧。辙(zhé):车轮轧过的痕迹。翩翩 (piānpiān):轻快的样子。骑:指骑马的人。黄衣使者:身穿黄衣的太监。 白衫儿:太监的爪牙。把:拿着。敕(chì):皇帝的命令。叱(chì):吆喝。 宫使:出皇宫采办东西的太监。绫(líng):一种丝织品,像缎子而比缎子 薄。直:即“值”。价钱,代价。
【大意】卖炭的老翁,整日在终南山上,辛辛苦苦地砍柴烧炭。高大的炭窑喷 射出火光,热浪灼人;随着滚滚的浓烟,飞散的烟灰落满了老人的身上, 日子久了,就呈现出烟熏火灼的肤色。他灰白的鬓发散乱着,反衬出黝 (yǒu)黑的手指,引人注目。卖炭得来的钱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全家穿 衣、吃饭都指望着它啊! 老人穿的衣裳又破又薄,根本抵挡不住冬日凛 冽的寒风;可是因为担心天气转暖,木炭卖不出好价钱,可怜的老人却情 愿天气冷一些,再冷一些!
终于,一夜的鹅毛大雪使城里城外积雪盈尺。抱着满怀的希望,天 刚蒙蒙亮,老人便驾着满载木炭的牛车,在冰雪上辗出车辙,匆匆地赶往 长安城。经过长途跋涉,日头已高,拉车的老牛、驾车的老翁都已疲惫不 堪,便随意歇息在南门外集市的泥泞中。忽然,一阵“嘚嘚”的马蹄声传 来,商贩们慌慌张张地四散奔逃,热闹的集市顿时一片混乱。“那两个得 意洋洋、骑着高头大马的家伙是谁啊?”老人正在疑惑地想着,只见马背 上穿着黄衣的太监带着穿着白衫的随从们,已耀武扬威地拿着文书,来 到了老人的面前。他们口中宣称着“这是皇帝的命令”,一面厉声吆喝着 老牛,命令老人将炭车赶往北边的皇宫中去。满载的一车炭,估摸有一 千多斤吧?太监们驱赶着牛车毫不可惜。老人实在心疼,却不敢不照 办。最后,半匹薄红纱,一丈粗绫罗,不值多少铜钱,被系在牛角上,充当 “收购”那车炭的价钱。今年的衣食怎么办啊?老人绝望地踯躅(zhízhú) 在寒冷的街市上……
何小宛 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85-86页.
-
《历代神仙通鉴》卷一九: (宋熙宁中) 台州张伯端 (字平叔,天台缨络街人) 于己酉宿天回寺,感遇青城丈人刘师傅,传金丹药物火候之秘,乃改名用成,号紫阳,择兴安之汉阴山中修炼(今之汉中紫阳县紫阳洞)。
-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韦应物诗《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前人论韦应物诗,多认为古诗胜于律诗,五言诗又胜七言诗。这首《滁州西涧》是七言古绝,却是传世名篇。韦应物以田园、山
-
诚信孚于僚友,仁慈洽乎民物。|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诚信孚于僚友,仁慈洽乎民物。》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丁督护歌》又作《丁都护歌》,是《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语出《宋书· 乐志》:彭城内史徐逵为鲁轨所杀,宋高祖派都护丁旿收敛殡埋。逵的妻子(高祖长女),呼旿至阁下,亲自问殡送之事,每次问就叹息说:“丁都护”,声音很哀惋凄切。后人依其声
-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赏析] 这首歌见于 《史记·项羽本纪》; 《汉书 ·项籍传》 因之,均无题目。此后各书所收无异文,却另加题目: 宋人郭茂倩 《乐府
-
古文观止·陆继辂·与友人书 伻【1】来,言所
-
张继《枫桥夜泊》辨证拾偶 “月落乌啼霜满天,
-
吴伯箫《记一辆纺车》原文 每逢佳节倍思亲。1961年春节,吴伯箫把自己的思念集中于一辆小小的纺车,写下了如下动人的文字:想起它,就像想起旅途的旅伴,战场的战友,心里充满了深深的怀念。 没有疑问,《记一
-
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作品赏析【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