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说之《红楼梦·海棠诗社》内容解读与赏析
在36回中,实际可分作两大问题。一是暗示宝玉、宝钗之姻缘是必然的发展,但又是不如意的,是貌合神离的,宝玉是钟情于“木石前盟”的,但又不是因缘,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虽然如此,但还是十分执着,想尽力去追求,其想法还是幼稚的,眼界是狭窄、浅显的。二是情悟梨香院,这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感悟,使宝玉思想经过感悟,实现升华,深入人生。关键是由自我扩大到自我以外的别人,焦点是男女之情的机缘,也就是古诗所说的“欲除烦恼须无我,各有因缘莫羡人”。在此以前的贾宝玉,不管他如何在梦中说梦话,说什么“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 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在他的感觉中,并未意识到世界上还有别的少男存在,还有别的少女存在,还有别人的男女感情存在。而只意识到他是大观园中唯一的“情种”,而别人都是须眉浊物,因而有意识、无意识地感到所有少女必然都对他有好感……而当他在梨香院正面为龄官冷落后,这时才顿然悟到,原来世界上情各有所钟,并非只他宝玉一个。原来他对袭人说什么“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等等,说的似乎彻底,但还只是参透生死关,而未参“情缘”;还只是想着“你们”的眼泪,“我的尸首”,而未想到别人的眼泪,别人的尸首;在梨香院受了感悟后,才又对袭人说出“从此后,只好各人得各人的眼泪罢了”。这才是进一步的觉悟。即参透“生死关”之外,又参透了“情关”。这一升华十分重要,是宝玉出家的初步。
由第37回到第38回,是集中写大观园人物文采的数回,用书信和作诗和评诗来表现。自然用的是中国传统文学的表现手法。
红楼梦作为描绘十七世纪中国贵族社会的生活,写“金陵十二钗”人物形象,写诗的场面是必须要描绘的。歌咏言,诗言志,言为心声,只有通过人物吟诗的描绘,才能更显示人物的高贵身份,聪明才智,感情性格。文如其人,各人有各人的不同的性格,不同的音容笑貌,也有各人不同的诗篇。
用诗来表现小说、戏剧中的人物性格,并非自红楼梦始,这也是古已有之的了。唐人传奇便常常使用这种手法。元稹会真记便是著名的例子。但是用这种手法塑造人物,并不是十分容易的事。要知写小说中的诗,除去传统的在回目前、回目后的诗句外(这如同于戏剧的定场诗、下场诗),在故事发展中,书中人物在各种场合咏唱的诗句,或写景,或抒景,都是书中人物的,有一定的个性、情节、景物、时间、地点……作者是替他们代拟诗句,或深、或浅、或缠绵、或超脱……要诗如其所写的人物性格,要有高度的准确性。红楼梦在这一点上,是成功的,超过其他的古典小说和戏剧。
大观园生活,是多层次的。高层次的文化生活,也是当时文人学士常说的“诗酒风流”,佐之以琴棋书画。远古不说,自两晋南北朝以来,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艺术精神寄托。一般是以男人为主的,但一说到才女,那也必须具备与男人旗鼓相当的文化层次。从古以来,女子不能享受与男子同等的文化教育,能受到教育、学得文化、成为才女的,即使在官宦人家中,也只是极少数。
写“才女”生活,是等同与男子中的高级知识阶层的,是远远超出于一般世俗文化水平以上的。而作者的女性观又不同于世俗,具有反封建的特征,即女子是水做的,男子是泥做的,女子在好多方面都超过了须眉浊物的男子,因而在写作诗上,宝玉并不出色,每次诗会——即文人学士所说的“白战”,他都是失败的。
海棠社的兴起,是探春首先提出的,显示了探春的组织才能,和不同于流俗的思想爱好、艺术才华。她引宝玉为同调,是这对同父异母的兄妹,在文化层次和艺术情思上有共同的爱好。所以前次买玩具要托宝玉,找“有意思又不俗气”的;而这次想兴诗社,又先与宝玉共同商量。
第37回一开始,先拟了探春给宝玉的小启,和贾芸写给宝玉的信。这一雅一俗的两封信,形成鲜明的对照,十分别致。两相对照,却又以宝玉为中心,形成自然而又巧妙的联系。把大观园内外的生活结合在一起。使人感到大观园生活是“妃子家”的特殊生活,但又和社会生活、大观园外面的生活同时活动着、联系着。这样生活感就更强烈。
中国文人聚会吟诗,不管官职多么大,地位多么高,和小官、小辈以及普通百姓、甚至和尚、道士在一起作诗,都是平等的。探春小启中用了东晋名僧慧远主持白莲社、陶渊明也参加,以及谢安在会稽东山邀集名士游山玩水、吟诗作文的典故,说明仰慕古人,结社吟诗的抱负。因此这回写作诗的情节,不只是渲染故事,更重要的也是写各人的情趣。
历史上的文人,必然有名、有字,但到了结社吟诗时,还要随自己志趣,起个别号。作诗之先,一段起别号的文字,却写的别开生面,有雅致而无酸气,有生活气而无陈腐气,不说林黛玉的“潇湘妃子”有多么雅,而活泼的文字是大家给宝玉起绰号,叫他“无事忙”、“富贵闲人”等等,在雅唱中又穿插玩笑语,这才显得更加真实。
海棠诗是“海棠社”的初会,如单写海棠诗而不及其他,那便显得呆板,因而在海棠诗之后,接着便写菊花诗。但又不能如海棠社一样,等同起来,一次一次流水账记下去,那岂是“红楼文字”,自然要有一种变化。这样便安排写海棠诗时,湘云先不在,然后派人去送高雅的食品新鲜红菱和鸡头、桂花糖蒸的栗粉糕,这样引来了湘云,别人感到作了四首同样题目白海棠诗已不容易,而湘云一到又是两首,这样真的就是“海棠诗社”了。
-
江汉深无极,梁岷不可攀。山川云雾里,游子几时还。
-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奉藏者
名言: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
同日 红1军团之红12军正式编成 : 红1军团的红12军,其主力是由原井冈山时期的红4军第31团扩编的第3纵队组成,是红1军团、红1方面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0年6月,红4军重占长汀,根据中共中央
-
虏地寒胶折,边城夜柝闻。兵符关帝阙,天策动将军。塞静胡笳彻,沙明楚练分。风旗翻翼影,霜剑转龙文。白羽摇如月,青山断若云。烟疏疑卷幔,尘灭似销氛。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顾勋。还应雪汉耻,持此报明君。
-
郑君得自然,虚白生心胸。吸彼沆瀣精,凝为冰雪容。大君贞元初,求贤致时雍。蒲轮入翠微,迎下天台峰。赤城别松乔,黄阁交夔龙。俯仰受三命,从容辞九重。出笼鹤翩翩,归林凤喁喁。在火辨良玉,经霜识贞松。新居寄楚
-
呜呼!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① ,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梁,吾仇也; 燕王,吾所立; 契丹 ② ,与吾约为兄弟,而
-
岛屿松门数里长,悬崖对起碧峰双。可怜胜境当穷塞,翻使留人恋此邦。乱石惊滩喧醉枕,浅沙明月入船窗。因游始觉南来远,行尽荆江见蜀江。
-
《钱钟书围城(节选)》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钱钟书 六 鸿渐等是星期三到校的,高松年许他们休息到下星期一才上课。这几天里,辛楣是校长的红人,同事拜访他的最多,鸿渐处就少人光顾。这学校草草创
-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宵多。”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星临万户动,月傍九宵多。 【出处】唐杜甫《 春宿左省 》。 【意思1】九宵: 原指高空; 这里借指高入云宵的皇宫。句意: 星星闪烁,照临皇宫,千门万户,闪闪浮动; 明月高照,高入云宵的皇家宫殿
-
四弦不似琵琶声,乱写真珠细撼铃。指底商风悲飒飒,舌头胡语苦醒醒。如言都尉思京国,似诉明妃厌虏庭。迁客共君想劝谏,春肠易断不须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