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注释】
选自论语·季氏第一章。
修文德:提倡礼乐教化。文:文教,指礼乐。
来:使……来(归附)。
安:使……安定。
【赏析】
季孙氏是鲁国最有权势的贵族,他将要讨伐附属国颛臾。孔子的弟子冉求、子路当时任季孙氏的家臣,将这一情况告诉了孔子。孔子说: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意思是:边远的人不归服,就修饬文德招徕他们;既招徕了,就使他们安定下来。
孔子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治统一,应该主要依靠文德,而不是武力。所以反对季孙氏攻伐颛臾,以战争的手段来求得统一。孔子主张,以礼来治国、以德来行政,以文教德化来争取人心。他说:“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因为,平均了就没有贫困,和谐了就不会寡少,安定了就不会倾覆。如果君主这样做了,边远的人还不愿归服,就应该整治礼乐,修饬文德来招徕他们,已经来了,就应让他们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孔子批评冉求、子路未尽到辅佐的责任:边远的人不归服,却不能招徕他们,国家面临分离,却不能守护,反而在国内兴师动众,打一场非正义战争。 孔子的批评,体现了他主张安定团结,以仁德服人,“仁者爱人”的基本思想。千年来,这种理念代代相传,形成了中华民族崇尚和平的优良传统。
-
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
名言: 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 注释: 舐: 以舌舔物。 句意: 财物美色给人, 人难以舍弃, 这就好象刀刃上涂有蜜糖, 不能满足一顿美餐, 也就象小
-
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700—761),字摩诘,佛经称毗耶离城有居士名维摩诘,深通大乘佛
-
永别儿孙功业在 一生务农勤稼穑 伯父魂归哭枯眼 长辞盛世遗风存 全心爱国勉儿孙 侄儿心悲泣断肠 唐诗屈赋书犹在 终生俭朴当典范 勤劳毕生足堪侄儿表率 铁画银钩墨未干 一世勤劳传嘉风 忠厚一世实乃邻里楷
-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江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作品赏析【注解】:1、深:暗。2、长河:银河。3、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4、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
-
魏源 传舍官如住寺僧,半年暂主此荒城; 湖边无处看山色,但爱千家带雨耕。 这组诗共五首,写于咸丰元年(1851)高邮知州任上。这里选的是第二首。当时,诗人到任才半年,身患疸疾刚痊愈。据魏耆《邵阳魏府君
-
【3702】养生堂教你健康100分(北京电视台《养生堂》栏目组,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万字,2016年9月第1版,39 8元)△涵盖节气养生、
-
再论“文人相轻”今年的所谓“文人相轻”,不但是混淆黑白的口号,掩护着文坛的昏暗,也在给有一些人“挂着羊头卖狗肉”的。真的“各以所长
-
世人大多畏“虎”,因为这位“百兽之王”好吃人。苏辙所书《孟德传》,却有虎反畏人的说法,这便引发了乃兄探讨虎“心理”的浓厚兴趣。
-
内人生日 作者: 吴嘉纪
-
水国多阴常懒出,老夫饶病爱闲眠。三旬卧度莺花月,一半春销风雨天。薄暮何人吹觱篥,新晴几处缚秋千。彩绳芳树长如旧,唯是年年换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