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诗《四时田园杂兴(“夏日”其七)》翻译|译文|赏析|解读
四时田园杂兴(“夏日”其七)
昼出耘田夜绩麻①,村庄儿女各当家②。童孙未解供耕织③,也傍桑阴学种瓜④。
【注释】 ①绩: 析麻成线。②当家: 指撑持门户,管理家务。③未解: 不懂,不会。供: 从事,参加。④傍: 靠近。
【诗大意】 农民们白天出去耕田,晚上搓麻;村庄里的成年男女共同劳动,各自理家。幼稚的儿童还不懂得参加耕织,可他们也模仿着大人的做法,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赏析】 范成大是南宋享有盛誉的“田园诗人”。他晚年隐居苏州石湖时所作的田园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共六十首,不但广为传诵,而且是“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钱钟书宋诗选注)诗经中的豳风·七月叙述了农民一年的辛勤劳动生活,是中国最早的“四时田园诗”。晋代的陶渊明、唐代的王维、储光羲等都写了不少田园诗,但他们大都是写田园的闲适生活和美丽景色。范成大不仅吸收了历代田园诗歌的长处,而且继承了唐代新乐府运动中张籍、元稹,和晚唐聂夷中等人的“山农词”、“田家词”反映农民痛苦生活的优良传统,巧妙地把诗人的情致、农村田园的景色以及农民的“艰难穑事”和劳作习俗融汇在诗中,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农村劳苦人民的生活面貌,别有一番情趣。这首诗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这首诗是写农民的劳作生活的。“昼出耘田夜绩麻”,诗一开头,便从农村中最常见、最有代表性的劳动写起,写男子白天出去耕田,女子在夜间搓麻织布。紧接着下面一句,“村庄儿女各当家”,诗人以赞美的笔调写村庄的成年男女们对劳作的主动和专心,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四时田园杂兴组诗的另一首诗里,诗人有过同样的赞美:“男解牵牛女能织,不须邀福渡河星”。诗人对农民们的劳动和生活,既关切又同情,因此,用饱含感情之笔,描绘农民们生活的图画,讴歌他们的勤劳美德。
如果说,诗的前两句还是概括性、一般性的描写的话,那么,诗的后两句则是生动的、形象化的描绘。“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两句诗仿佛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有趣的画面:在桑树的绿荫下,一群未谙世事、天真可爱的孩子,嬉笑着、忙碌着,正有趣地学着种瓜……幼稚的儿童还不懂得耕织的意义,可他们生活在乡村劳动的环境中,在父母兄姊辛勤劳作的影响、熏陶下,他们也怀着童稚的好奇心,模仿起大人们的做法。诗的前两句写成年人的劳作,是合乎常理的,而后两句诗人把笔锋转至儿童,可谓别出心裁。在四时田园杂兴中,诗人在好几首诗里写到儿童,如: “老翁欹枕听莺啭,童子开门放燕飞”;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青枝满地花狼籍,知是儿孙斗草来”等。诗人以一位年愈花甲的老翁的眼光,描写那些天真烂漫的儿童形象,由此反映出田园生活的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在这首诗里,诗人也是以老者的口吻叙述、描绘乡村生活,把成年的男女称为“儿女”,把儿童称为“童孙”,娓娓写来,令人感到十分亲切。透过诗句,我们可以体会到晚年隐逸的范石湖对村民劳作生活、田园风物的喜爱和对劳苦农民的深厚感情。
这首诗采用白描的手法写乡村的生活,语言朴素平淡,意境活泼自然,在风格上,具有一种 “清新妩丽”之美。
-
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徧以疏举 (1)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 (2) ,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 (3) ,皆非事实知治乱
-
夜雨剪残春韭。明日重斟别酒。君去问曹瞒。好公安。试看如今白发。却为中年离别。风雨正崔嵬。早归来。
-
《病起》是北宋著名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作者病愈后的感慨和自省。诗人通过描写自己被疾病折磨的场景,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奈和对世事的感慨。他指责人生苦短,风云变幻,暗示人应珍惜时间和生命。诗人在疾病中得到启发,意识到人生的无常,将此作为一种反思和提醒。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疑虑和对世间真理的思考,令人深思。
-
“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名句】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 【出处】唐李白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译注】金阙岩前双峰矗立入云端, 三叠泉如银河倒挂三石梁。 【原文】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唐] 李白, 我本楚
-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拉丁美洲文坛十分活跃,特别在小说创作方面,各种流派和倾向的作品纷纷涌现。其中结构现实主义不仅在拉丁美洲成就突出,影响很大,而且它还超越了拉美的洲界,成为当代世界文坛颇有影响的
-
此诗的题目一作《陈聘使韦鼎在长安听百舌》诗。韦鼎,历仕梁、陈、隋三朝。在陈朝,拜黄门郎,曾作聘使出使北周。此诗即作于出使时。
-
山河:山曲。指坟墓所在。
-
水一塘,(舟仑)一只。(舟仑)头漾漾知风起,(舟仑)背萧萧闻雨滴。醉卧船中欲醒时,忽疑身是江南客。船缓进,水平流。一茎竹篙剔船尾,两幅青幕覆船头。亚竹乱藤多照岸,如从凤口向湖州。
-
半脱莲房露压欹,绿荷深处有游龟。只应翡翠兰苕上,独见玄夫曝日时。
-
山色无远近,看山终日行。峰峦随处改,行客不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