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王明君》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晋]石崇
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辞诀未及终,前驱已抗旌。仆御涕流离,辕马悲且鸣。哀郁伤五内,泣泪沾朱缨。行行日已远,遂造匈奴城。延我于穹庐,加我阏氏名。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父子见陵辱,对之惭且惊。杀身良不易,默默以苟生。苟生且何聊,积思常愤盈。愿假飞鸿翼,弃之以遐征。飞鸿不我顾,伫立以屏营。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朝华不足嘉,甘与秋草并。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
王明君属乐府相和歌辞·吟叹曲。王明君,汉元帝官人,名嫱,字昭君,因触晋文帝讳,改昭为明。 唐书·乐志说:汉人因怜昭君远嫁匈奴,为作此歌,原辞已失传,石崇依旧曲作新辞。这首诗通过王明君远嫁匈奴的种种遭遇和幽怨哀伤,抒发了对晋王朝无力抵御外侮的愤慨。
本诗开头两句就抓住王明君辞汉宫远嫁荒漠异域的匈奴,进行强烈的对比,从气氛的渲染上给人一种哀伤夺人之气。下边诗人又捉住明君登车将行之际进行细节描写。诀别的话还未说完,迎嫁的前驱车辆已举起启程的旌旗。这种名为“和亲”,实为逼嫁的行径,使诗歌又笼罩上一层浓重的悲凉,难怪仆从和马夫都痛哭流泪,连驾辕的马也大放悲哀的嘶鸣。明君睹此情景,由痛苦的话别转为摧伤五脏的悲哀乃至无声的泪水沾湿朱缨。这里用“仆御”的痛哭、辕马的悲鸣,和王明君的“哀郁”、“泣泪”相互映衬,把远嫁的悲伤推向高潮。
接着,写王明君到匈奴宫廷的生活遭遇 她住的是与汉宫迥异的“穹庐”,即蒙古包;当上了单于呼韩邪的“阏氏” (读焉支),相当于汉朝皇后。但是,呼韩邪死后,其子雕陶莫皋继位,依匈奴风俗,仍以明君为“阏氏”,所以说“父子见陵辱”。诗中所叙之事,皆依汉书·匈奴传记载,虽然没有后人所写“昭君出塞”之类的故事那样曲折,但却以真实而感人。这一节可分两条线索,一是匈奴对待王明君:到了匈奴的城阙,把明君迎接进蒙古包,并加封她为“阏氏”,老单于死后,随着新单于的继位,她仍为“阏氏”。依匈奴习俗,这应当说是很高的礼遇了。另外是王明君的感情线索;在明君看来,随着颠颠的车队走啊走,离家乡一天比一天远了。身在夷邦并不是安居的地方,虽然很显贵却不是什么荣耀,作两代单于之妻简直是被凌辱,面对这样的遭遇, 自然是既惭愧又惊恐。诗中用“延”、“加”、“贵”客观而真实地写出了匈奴对明君的礼遇;用“非所安”、 “非所荣”、“见凌辱”、“惭且惊”客观而真实地写出了王明君思想感情一步步的变化。诗人把深受封建礼教文明教养的“汉家女”,放在匈奴奴隶主“殊类”中,其荣辱观的不同,是造成这场悲剧的根本原因,直至“对之惭且惊”,达到难以忍受的地步。
所以,下面一段就集中写明君长期幽禁于荒漠的思乡之情。首先写她欲死不能的处境。既然连死都不容易,只好默默地苟且活着;而这种百无聊赖的苟且生活,又使她常常忧思郁积,悲愤满腔,其次,作者用映衬的手法极写明君的孤独。她仰望着那些荒漠、草原上空夏来冬往的大雁,愿凭借它的翅膀,丢弃这孤苦的生活而远征返乡,可是南飞的大雁并不回顾她,只好久久地在荒漠上彷徨。自由飞翔在蓝天的大雁,映衬着身陷“殊类”的王明君,此情此景,怎不催人潸然泪下。其三,用“汉家子”与匈奴“阏氏”鲜明的对比,突出表现明君客居异乡的痛苦。 “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昔日之“匣中”,今日之“粪上”,真是天壤之别!虽为“英”,又何足贵。所以她痛切地感叹道: “朝华不足嘉,甘与秋草并”,在匈奴异邦做了“阏氏”,虽受极高的礼遇,但是,这样的花即是在清晨开放,也不值得赞美,甘愿回到汉家, 自由地生活在秋天的野草中。
在世族官僚支持下建立的晋王朝,是各种矛盾复杂交炽的时代,宫廷内部的争权夺利愈演愈烈,更加剧了民族矛盾,对匈奴等外族已无力控制,边患频繁。作者在篇末点明“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告戒后世,靠远嫁和亲并不是妥善的办法,从而揭示出造成王明君之类悲剧的社会原因,笔锋直指最高统治者,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本诗在骈俪之风盛行的晋代诗坛,能够反映社会现实,风格也明朗质朴,是难能可贵的。
-
推倒垣墙也不难,一轩复作两轩看。若教从此成千里,巧历如今也被茫
-
名言: 达师之教也,使弟子安焉,乐焉,休焉,游焉,肃焉,严焉。 注释: 达: 通达。安: 安详。休: 美善。游: 从容舒畅。 句意: 通达的老师教育学生, 能使学生学得安详, 学得有乐趣, 尽美尽善,
-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京口年来耆旧衰,高人沦丧路人悲。空闻韦叟一经在,不见恬侯万石时。贫病只知为善乐,逍遥却恨弃官迟。七年一别真如梦,犹记萧然瘦鹤姿。
-
昔有目连慈母,号曰青提夫人,住在西方,家中甚富,钱物无数,牛马成群,在世悭贪,多饶杀害。自从夫主亡后,而乃霜居。唯有一儿,小名罗卜,慈母虽然不善,儿子非常道心,拯恤孤贫,敬重三宝,行檀(檀)布施,日设
-
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描写皇帝行宫的庄严华贵,显示了皇家的不凡气派,表达了歌功颂德之意。
-
杜甫的诗《梦李白·其二一》翻译赏析: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梦李白·其二》作者:杜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
这首诗叙述清明节诗人在刘郎中别墅的宴饮情况。第一句写刘郎中在田野有别墅,为人和蔼,第二、三联写刘郎中在清明前后以文会友,第四、五联写别墅中的池塘、药酒、花儿和鸟儿的景象,最后一联总写别墅就是一个室外桃园,很合适隐居。作者善化用和拟人的手
-
论题解析 [解题]节俭(thrifty),即节约、俭朴。 [析题]节俭是以长远、冷静的目光着眼未来,节俭意味着不铺张、不浪费,意味着节
-
孙星衍 已共寒梅留晚节,也随桃李斗浓葩。 才人相见都相赏,天下风流是此花。 孙星衍(1753—1818)清代经学家。字渊如,江苏阳湖(今江苏武进)人。对经、史、文字、音韵、金石碑板都有涉及,精校勘,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