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鸂鶒》(李群玉)原文|鉴赏|赏析
李群玉
锦衣相呼暮沙曲,波上双声戛哀玉。
霞明川静极望中,一时飞灭青山绿。
鸂鶒,是一种水鸟,长有漂亮的彩色毛羽,经常雌雄相随,共宿、并游、同飞,历来为诗人们所瞩目。从刘宋谢惠连鸂鶒赋、萧齐谢眺咏鸂鶒诗开始,至唐、五代、宋,历数百年而吟咏不绝。
这首诗兼有音乐与绘画之美。一二句是一支乐曲,乐声轻清悠扬;三、四句是一幅图画,画面明朗洁净。
“相呼”二字是一、二句之根。诗人寻声望去,见到在河湾沙窝上正有一对鸂鶒在鸣叫。鸂鶒而称作“锦衣”,自然是由于它有彩色的毛羽,但也是诗人第一眼望见鸂鶒时的一个突出的印象。日暮时分彼此呼叫,原来是相约飞去。随着呼叫声,双双在水波上展开翅膀,身后留下一串玉磬般的动听音响。“戛”,敲击,“哀玉”,动听的玉磬的声音,是对鸣叫声的特写。双声同时带出双飞的形象。
三、四句所写的视觉形象,即从“双声”过渡而来。这一对鸟儿飞过水面,便进入了广阔的原野之中。回光返照,云霞明丽,水流分外平静。双飞的“锦衣”掠过水面,渐去渐远,转眼消失,只见到一片极目望去,浮现在天际的碧绿的青山。这两句虽然纯用画笔,但也不妨想象在画外还响着哀玉般的鸣声;只是随着展翅远去,鸣声也愈来愈轻罢了。三句中的“霞明”承首句的“暮”字,“川静”承次句的“波”字。诗人以“哀玉”写鸂鶒之声,又以明霞、静川作背景映衬鸂鶒之形,不仅表现了鸂鶒形象的音乐、图画之美,而且也从爱怜的笔触中泄露了他对鸂鶒的喜爱之情。这种喜爱之情,在末句中表露得尤为明显。鸂鶒在空中飞远以至消失,必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诗人却用“一时”极言其短,恨其逝去之速。在“飞灭”之后,仍然目不转睛,以至见到飞灭处现出来的“青山绿”,可见鸂鶒多么令他神往了。
作为一首咏物诗,鸂鶒着墨不多却能得其神韵。诗人善于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在动态中加以刻画。动听的声音,雌雄相随的习性,这是诗人观察到的特征。但他不作平直的静态描叙,而是让鸂鶒从“沙曲”飞至“波上”,从波上飞向高空,在由近及远的过程中,哀玉般的鸣声与成双作对的形象也就自然地显现了出来。
-
文徵明:玉女潭山居记(节选) 文徵明宜兴诸山,桐棺、离墨最巨。其次穿石山,峻嶻不如二山,而岩窦虚嶷,湍濑联络,奥窔瑰谲,最为奇胜,而
-
【原题】:戊子春术者刘五星谓予寿有八十一感而有作二首
-
王郎西去路漫漫,野店无人霜月寒。泪尽粉笺书不得,凭君送与卯君看。 作品赏析【原题】:王定国自彭城往南都,时子由在宋幕,求家书,仆醉不能作,独以一绝句与之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春天校园优美诗句,内容包括描写春天学校的现代诗,描写校园春天的美,诗句?自编的也行!,关于春天校园的诗歌。带着亲友的祝愿,带着全新的期盼,告别家 园温馨的港湾,我们走进乍暖还寒的校园。 所有的花儿都在这里绽放,一年一度,岁岁 年年。 一年之计
-
《沁园春》·苏轼 苏轼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溥溥。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
-
名言: 本心以穷理,而顺理以应物。 句意: 本心是用来穷尽事理的, 而顺从事理就解决了有关事物。 出处: 宋·朱熹《观心说》
-
弟子之于师,听教听役而已,故正立拱手以待也。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趋而退,进退应答不
《弟子之于师,听教听役而已,故正立拱手以待也。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趋而退,进退应答不敢专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古文观止·龚自珍·病梅馆记 江宁之龙蟠【1】
-
君不见今人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君不见今人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善哉彼上人,了知明镜台。欢然不我厌,肯致远公材。莞尔无心云,胡为出岫来。一堂安寂灭,卒岁扃苍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