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沁园春》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沁园春·苏轼
苏轼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溥溥。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
这首词副题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作于神宗熙宁七年(1074)赴密州途中,时苏轼39岁。此词是写给其弟苏辙的。
这首词的突出特点是以议论入词,直抒胸臆,表现政治怀抱。
词作开头,作者便将温庭筠商山早行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意境,化入词中,绘声绘色地画出了一幅早行图。“凭征鞍无语”,进入沉思,感叹“世路无穷,劳生有限”,把思绪由自然界带向现实人生。接着,词作由景物描写转入叙事、抒情、发议论。下片由上接“往事千端”引入,追叙往事。二陆,指西晋陆机、陆云兄弟二人,俱以文章名世。“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语出论语: “用之则行,舍之则芷。”又把思绪由理想世界带回现实的社会当中来。结处,“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这是作者当时的实在心境;至此,矛盾暂归统一,作者的心情得到了暂时的宽慰。全词脉络清楚,上片的早行图与下片的议论贯穿一气,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
赵翁孙陈兵利害书 臣窃见骑都尉安国前幸赐书,择羌人可使使罕,谕告以大军当至,汉不
-
精品唐诗之温庭筠《宿城南亡友别墅》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温庭筠《宿城南亡友别墅》 温庭筠 水流花落叹浮生,又伴游人宿杜城。 还似昔年残梦里,透帘斜月独闻莺。 杜城即下杜城,在今陕西省长安县南。此诗是作者重宿下杜亡友别墅,感念昔游之作。 诗的前半抚今,后半追
-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气乃厚。
名言: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
-
面比花枝解语,眉横柳叶长疏。想着雨和云,朝还暮,但开口只是长吁。纸鹞儿休将人厮应付,肯不肯怀儿里便许。
-
作者: 陶渊明 【原文】: 晋太原中(1),武陵人捕鱼
-
[原 文] 一屠①晚归,担中肉尽,止②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③甚远。屠惧,投以骨④。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⑤。复投之⑥,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⑦并⑧驱如故⑨。屠大窘⑩ ,恐(11)前后受其
-
石壁精舍高,排云聊直上。佳游惬始愿,忘险得前赏。崖倾景方晦,谷转川如掌。绿林含萧条,飞阁起弘敞。道人上方至,清夜还独往。日落群山阴,天秋百泉响。所嗟累已成,安得长偃仰。
-
陈文述 梧桐叶底见银河,露气当窗冷碧罗。 四壁虫声两行雁,不知何处得秋多? 此诗写作者在一个秋夜,面对处处秋景引发的感受和情思。 首句“梧桐叶底”说“秋”、“银河”说“夜”,诗一开头即正面着题。盛夏之
-
令德当时重,高门举世推。从夫荣已绝,封邑宠难追。陌上人皆惜,花间鸟亦悲。仙郎看陇月,犹忆画眉时。遽闻伤别剑,忽复叹藏舟。灯冷泉中夜,衣寒地下秋。青松吊客泪,丹旐路人愁。徒有清河在,空悲逝水流。
-
月光有锈 中秋国庆假在即,母亲照例又打来电话“放假了回来哈。”语气小心翼翼,却又自然而然。是的,似乎每个节假日,母亲都在“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