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注释】

选自论语·雍也第三十章。

立人:让别人站得住。立,站得住。清代曾国藩书赠促弟六则·恕中:“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

达人:让别人行得通。达,行得通。参见“立人”注。

【赏析】

在儒家理念中,“仁”与“圣”是有区别的道德概念,子贡不懂这一点,他问老师孔子:如果一个人广泛地给百姓以好处和救济,是不是可以称得上仁人了?孔子回答说,这样的人已经是圣人了: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意思是:有仁德的人,自己想站得住(指立身),也让他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事业通达),也让他人行得通。

孔子这句话,讲明了仁人与圣人的区别。孔子认为,有仁德的人,自己想立身,也让他人能立身;自己想事业通达,也让他人事业通达。如果一个人不是想,而是已经实践并广泛地给了百姓好处和救济,这样的人,就称得上是圣人了。

论语中,孔子谈论“仁”的言论很多,语言表述上也不尽相同,但每种说法都有其针对性。而本句的含义,可以看作是对“仁”下的一个最基本的定义。

那么,实践仁道,应该采取什么方法、途径呢?孔子提出了“能近取譬”的方法,即实践“仁”始终要掌握的一条原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样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就能成为一个“仁者”。

与这一原则相补充的是孔子提出的另一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谓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就不要强加于别人。这是一种以身边的事为实例,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的修养方法。孔子认为,凡事能够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就可以说是找到实践“仁”的方法了。

孔子的弟子曾子概括老师之道是“忠恕而已”。忠者,就是尽自己的努力去待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者,就是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忠恕”是孔子伦理思想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孔子认为,忠、恕相辅相成,就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猜你喜欢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