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注释】
选自论语·雍也第三十章。
立人:让别人站得住。立,站得住。清代曾国藩书赠促弟六则·恕中:“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
达人:让别人行得通。达,行得通。参见“立人”注。
【赏析】
在儒家理念中,“仁”与“圣”是有区别的道德概念,子贡不懂这一点,他问老师孔子:如果一个人广泛地给百姓以好处和救济,是不是可以称得上仁人了?孔子回答说,这样的人已经是圣人了: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意思是:有仁德的人,自己想站得住(指立身),也让他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事业通达),也让他人行得通。
孔子这句话,讲明了仁人与圣人的区别。孔子认为,有仁德的人,自己想立身,也让他人能立身;自己想事业通达,也让他人事业通达。如果一个人不是想,而是已经实践并广泛地给了百姓好处和救济,这样的人,就称得上是圣人了。
论语中,孔子谈论“仁”的言论很多,语言表述上也不尽相同,但每种说法都有其针对性。而本句的含义,可以看作是对“仁”下的一个最基本的定义。
那么,实践仁道,应该采取什么方法、途径呢?孔子提出了“能近取譬”的方法,即实践“仁”始终要掌握的一条原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样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就能成为一个“仁者”。
与这一原则相补充的是孔子提出的另一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谓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就不要强加于别人。这是一种以身边的事为实例,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的修养方法。孔子认为,凡事能够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就可以说是找到实践“仁”的方法了。
孔子的弟子曾子概括老师之道是“忠恕而已”。忠者,就是尽自己的努力去待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者,就是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忠恕”是孔子伦理思想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孔子认为,忠、恕相辅相成,就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
大哉长江! 西接岷、峨 ① ,南控三吴 ② ,北带九河 ③ 。汇百川而入海,历万古以扬波。至若龙伯、海若,江妃、水母 ④ ,长鲸千丈,天蜈九首 ⑤ ,鬼怪异类,咸集而有。盖夫鬼神之所凭依,英雄之所战守
-
扬雄老无子,冯衍终不遇。不识孔方兄,但有灵照女。家藏古今帖,墨色照箱筥。饥来据空案,一字不堪煮。枯肠五千卷,磊落相撑拄。吟为蜩蛩声,时有岛可句。为语里长者,德齿敬已古。如翁有几人,薄少可时助。 作品赏
-
杉冷晓猿悲,楚客心欲绝。孤舟巴山雨,万里阳台月。水宿已淹时,芦花白如雪。颜容老难赪,把镜悲鬓发。早年好金丹,方士传口诀。敝庐终南下,久与真侣别。道书谁更开,药灶烟遂灭。顷来压尘网,安得有仙骨。岩壑归去
-
万物齐生齐死, 齐贤齐愚, 齐贵齐贱, 十年亦死, 百年亦死, 仁圣亦死, 凶愚亦死, 生则尧舜, 死则腐骨, 生则桀纣, 死则腐骨, 腐骨一矣, 孰知其异!
名言: 万物齐生齐死, 齐贤齐愚, 齐贵齐贱, 十年亦死, 百年亦死, 仁圣亦死, 凶愚亦死, 生则尧舜, 死则腐骨, 生则桀纣, 死则腐骨, 腐骨一矣, 孰知其异! 注释: 齐: 齐一, 等同。尧舜
-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嘉肴:精美的菜肴。弗:不。旨:甘美的滋味。至道:最高的道德。虽有精美的菜肴,不品尝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有最高的道德,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指治
-
掩抑复凄清,非琴不是筝。还弹乐府曲,别占阮家名。古调何人识,初闻满座惊。落盘珠历历,摇佩玉铮铮。似劝杯中物,如含林下情。时移音律改,岂是昔时声。
-
(一题作小饮西湖,怀欧阳叔弼兄弟,赠赵景贶、陈履常)岁暮自急景,我闲方缓觞。醉饮西湖晚,步转北渚长。地坐略少长,意行无涧冈。久知荠麦青,稍喜榆柳黄。盎盎春欲动,潋潋夜未央。水天鸥鹭静,月雾松桧香。抚景
-
名言: 藜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衮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颜。 注释: 藜(li离)苋(xian现): 指野菜。衮(gun滚)衣: 古代王公贵族穿的绣龙的礼服。婢膝奴颜: 形容卑躬屈节地向人拍马讨好。 句意:
-
作者: 赵逵夫 【本书体例】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初中古诗词大全必背70首,内容包括初中生必背古诗70首,初中生必背的古诗词一共70首,知道的发来看看,中学生必背古诗70首带诗人朝代。目录: 《诗经》 关睢 蒹葭 君子于役 汉乐府 陌上桑 曹操 龟虽寿 观沧海 蒿里行 陶渊明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 饮酒(结庐在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