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李攀龙·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李攀龙·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李攀龙是明代中期“后七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文自西京(西汉),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明史本传)。因此崇尚拟古,生搬硬套,句重字复,略无特色,尤以乐府和五言古诗为最。而七律、七绝中则有一些较好的作品,沈德潜认为是“高华矜贵,脱弃凡庸”(明诗别裁集)。从这首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似也不难窥见一斑。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题目标明了送别的地点、对象及友人将去的地方。“郡城”,攀龙有怀明卿诗,当为这次送别之后所作,诗中有“豫章西望彩云间,九派长江九叠山”之句,可知“郡城”指故豫章郡治所,即今江西南昌市。“明卿”,吴国伦字明卿,“后七子”之一。“江西”,长江以西,指今湖北一带。诗共四句,头两句写远别时情景,写景而兼点明时令。“青枫飒飒雨凄凄”是近景,于景物独取在飒飒秋风中料峭独立的青枫和寒气扑面的秋雨,既刻画了送别时凄风苦雨的场景气氛,又暗寓了依依惜别的悲痛之意与凄恻之情。“秋色遥看入楚迷”是远景,为送别时“遥看”所见。“楚”是友人将去的地方,因此在送别时往那里“遥看”一番是很自然的事情。那么,看到了什么呢?只看到一派迷茫的秋色。山水莫辨,混沌黯淡,似乎暗示着前途莫测,隐略流露出对友人此行的担忧,同时也写出了心情的沉重、空虚和怅惘。后两句写友人乘船远去后的情景,抒怀而兼写景。“孤舟”表明友人孤单无侣,“逐客”写出友人此时特殊的身分和处境。吴国伦在兵部给事中任上时,曾因发动众人馈赠财物为被严嵩迫害而死的杨继盛送丧,得罪严嵩,遭贬谪,此时或仍在贬徙之中,故云。有谁能同情“逐客”,与他相与为伴,直到大江之西呢?只有天边一朵飘浮的白云。不仅形象地展示了友人处境的孤凄索寞,而且寄寓了对友人不幸命运的深深同情,将离情别绪翻进一层,具有了更为深广的内容。

全诗本旨在写别情,而字面却重在写景,用的是所谓融情入景、借景抒情之法。以所抒之情融入景中,则所抒之情显得有余不尽,涵蕴无穷,比直抒其情更有魅力。诗篇笔力纵横,境界阔大,有雄浑豪迈之意,以致情虽悲切,却并不纤弱委琐。史称攀龙“才思劲鸷”,这大概也是一种表现吧。

猜你喜欢
  • 歌韵巧共泉声,

    “歌韵巧共泉声,”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歌韵巧共泉声,”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音乐舞蹈·歌声”类的诗句。 间杂琮琤玉 这是颂美声乐之词。 其意是: 高雅动人的歌声巧似泉水自流,轻柔婉转,浏

  • 《书墨》原文、注释和解析

    宋·苏轼 1 余蓄墨数百挺 2 ,暇日辄出品试之,终无黑者,其间不过一二可人意。以此知世间佳物,自是难得。茶欲其白 3 ,墨欲其黑;方求黑时嫌漆白,方求白时嫌雪黑,自是人不会事也 4 。 1苏轼(10

  • 沂蒙精神

    【4287】沂蒙精神(费聿辉、陈东升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7万字,2018年1月第1版,45元)6章:[1]红色沂蒙的精神家园;[2]爱党爱军的政治

  • 陶渊明《归园田居》赏析解读

    归园田居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

  • 小说《寻找格林先生》原文和鉴赏

    索尔·贝洛 (董乐山 译) 凡你手所当作的事,要尽力去作…… ① 工作辛苦吗?不,这实际上不算太辛苦。不错,他走路爬楼梯有点不习惯,但是乔治·格里布对他的新工作感到最吃不消的,倒不是身体上遇到的困难。

  • 白居易《寄胡饼与杨万州》全诗赏析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予饥谗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1]无? 作品赏析【注释】:[1]:辅兴坊,位于长安城西南角。

  • 李白《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全诗赏析

    初谓鹊山近,宁知湖水遥。此行殊访戴,自可缓归桡。湖阔数千里,湖光摇碧山。湖西正有月,独送李膺还。水入北湖去,舟从南浦回。遥看鹊山转,却似送人来。

  • 西湖的雪景——献给许多不能与我共幽赏的朋友 钟敬文

    从来谈论西湖之胜景的,大抵注目于春夏两季;而各地游客,也多于此时翩然来临。——秋季游人已暂少,入冬后,则更形疏落了。这当中自然有以致其然的道理。春夏之间,气温和暖,湖上风物,应时佳胜,或“杂花生树,群

  • 古代诗文名篇之乐府民歌《西洲曲》原文、鉴赏和解读

    《西洲曲》是中国古代乐府民歌的经典之作。该曲以美丽的西洲仙境为背景,描绘了仙女离别凡间的情感。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怀,表达了人们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离别的思念之情。它展现了古代人们对和谐自然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惋惜。这首乐府民歌既描写了美好的仙境,也寄托了古代人们对纷扰尘世的憧憬和无限遐想。

  • 苏轼《书林次中所得李伯时归去来阳关二图后二首》全诗鉴赏

    不见何戡唱渭城,旧人空数米嘉荣。龙眠独识殷勤处,画出阳关意外声。两本新图宝墨香,樽前独唱小秦王。为君翻作归来引,不学阳关空断肠。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