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张良椎秦”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史记 ·留侯世家:“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秦灭韩。良年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童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汉书·张良传亦载。
释义用法张良 (字子房) 原是韩国人,其祖父、父亲都仕韩为相,秦国灭韩后,张良用全部家财求刺客欲刺杀秦王。后从仓海君处得力士,二人在博浪沙狙击秦王,可惜没有击中。后用此典表现壮士报国复仇的坚毅决心和大智大勇的气概。
用典形式
【报韩】 唐 ·李白:“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明 ·陈子龙:“固知杀身良不易,报韩复楚心徒劳。”
【沙椎】 清·黄景仁:“市筑怜同伴,沙椎付后生。”
【子房椎】 清·郑燮:“子房既有 椎,渐离亦有筑。”
【中副车】 清 ·顾炎武:“博浪沙 中中副车,仓海神人无奈何。”
【击副车】 清·黄遵宪:“讵我持英, 容人击副车。”
【击暴秦】 清·秋瑾:“抟沙有愿兴亡楚,博浪无椎击暴秦。”
【沧海君】北周 ·庾信:“惜无万金户,东见沧海君。”清 ·丘逢甲:“欲呼力士携锥出,谁是人间仓海君?”
【沙中客】 清 ·米汉雯:“叹一般,有志事无成,沙中客。”清 ·严虞惇:“车回博浪沙中客,舟引蓬菜海上风。”
【张良椎】 宋·文天祥:“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奋一椎】 清 ·沈绍姬:“为报韩仇奋一椎,副车虽误亦雄哉。”
【惊博浪】 宋·钱惟演:“已觉副车惊博浪,更携连弩望蓬壶。”
【博浪椎】 清·吴伟业:“惜哉博浪椎,何如圯桥屦。”
【椎博浪】 清·韩骐:“一击自同椎博浪,百身何异痛三良。”
【沧海金椎】 清 ·王夫之:“沧海金椎终寂寞,汗青犹在泪衣裳。”
【金椎报韩】 唐·骆宾王:“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
【祖龙一击】 清·吴伟业:“祖龙一击几中,猿臂善射如神。”
【副车不中】 清·金人瑞:“副车皆不中,三户又沦亡。”
【博浪力士】 宋·文天祥:“博浪力士犹难觅,要觅张良更是难。”
【博浪金椎】 清 ·朱彝尊:“当年 博浪金椎,惜乎不中秦皇帝。”
【椎飞博浪】 明 ·张煌言:“椎飞 博浪沙先起,弩注钱塘潮亦停。”
【椎秦壮士】 清·归庄:“椎秦壮士魂犹毅,复楚孤臣骨未枯。”
-
崔录事(册4卷125页1252a)解印归田里。贤哉此丈夫。少年曾任侠。晚节更为儒。遁迹(一作世)东山下。因家沧海隅。已闻能狎鸟。余欲共乘桴。成文学(册4卷125页1252b)宝剑千金装。登君白玉堂。身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必修三语文古诗词,内容包括语文必修三古诗文,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必背古文,古诗词内容,高中语文必修三古诗文。高中语文必修三必修四必备古诗文: 必修三的必备古诗文有:秋兴八首(其一)杜甫、咏怀古迹(其三)杜甫、登高杜甫、琵琶行白居易{去年我在学这
-
外国童话《[英国]巴巴拉·斯莱·皮博迪小姐》鉴赏
-
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虫鸡于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缚。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
上德如流水,安仁道若山。闻君秉高节,而得奉清颜。鸿渐升仪羽,牛刀列下班。处腴能不润,居剧体常闲。去诈人无谄,除邪吏息奸。欲知清与洁,明月在澄湾。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勉励学生古诗词,内容包括鼓励学生的诗句,鼓励学生的诗句或古文,鼓励学生的诗句。1学海无涯勤是岸,云程有路志为梯 2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 3存鹰之心于高远,取鹰之志而凌云,习鹰之性以涉险,融鹰之神在山巅 4
-
《嗜欲得而信衰于友,爵禄盈而忠衰于君.》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嗜欲得而信衰于友,爵禄盈而忠衰于君。》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武皇承基 〔2〕 ,诞膺天命 〔3〕 ,握图御宇 〔4〕 ,敷化导民 〔5〕 ,以佚代劳 〔6〕 ,以治易乱。绝缣纶之贡 〔7〕 ,去雕琢之饰,制奢俗以变俭约 〔8〕 ,止浇风而反淳朴 〔9〕 。雅好
-
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铘 ① !”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今一范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 ——《庄子·大宗师》 【注释】 ①镆铘:古代良剑名。相传春秋时吴王阖闾令干将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思想故乡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思想家乡的古诗,思想家乡的古诗,有什么思想家乡的诗词。《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每逢佳节倍思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