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紫骝马歌辞(二首)》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北朝]民歌
烧火烧野田,野鸭飞上天。童男娶寡妇,壮女笑杀人。
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
紫骝马歌辞,郭茂倩乐府诗集收在横吹曲辞的梁鼓角横吹曲中,全曲共六首,后四首是将汉诗十五从军征分为四章。此选前三首,为北朝乐府民歌。
我国南北朝时期,整个北朝的历史,可以说是与战争相始终的。北方各少数民族进入中原之后,各民族间为争夺地盘的战争,北方汉族反抗异族入侵的战争,相互交错,接连不断。而紫骝马歌辞中的这两首民歌,便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烧火烧野田”一首,前两句是起兴,后两句是主题。诗意说未婚的年青男子娶了个寡妇为妻,到了壮年的姑娘嫁不出去被人嘲笑。这里反映的是一种反常的社会现象:寡妇特多,女子到了壮年仍找不到婆家。而造成此种现象的直接原因便是战争。连年的战火不息,男子大批死亡,留下了众多的年青寡妇和壮年的姑娘。她们虽未涉战场,却也成了战乱的牺牲品。诗歌便是通过她们的不幸,深刻地反映了残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
另外,也有人认为此歌“童男娶寡妇,壮女笑杀人”旨在“童男应当娶壮女”,反映了当时对寡妇再嫁问题的歧视。其实,朔方的文化中,并没有受儒家封建礼教的束缚制约,对于女性的贞操,并不象汉族那样,神经过敏般地注重,在男女之别上,也向无书文。虽然之后汉文化对它多次渗透,已渐染华俗,但终别于汉俗。对寡妇的不重视,也是有史可证的。如北史·神武纪载,齐神武帝“清释芒山俘桎梏,配以人间寡妇。”又北史·寿兴传载,崔亮“受晖旨,鞭鞑三寡妇,令其自诬,称寿兴压己为婢。”由此也可略见一斑。如果抛开女性再婚贞操的偏见,那么童男大概宁可娶年青漂亮的寡妇,也不愿娶年壮的老姑娘吧?当然,这个问题并非此歌的主旨,只是由此而引出的一个对民俗问题的小议。
“寡妇”,是被战争夺取了丈夫;“壮女”,是被战争夺取了择偶对象,因而嫁不出去反被人嘲笑。她们与“北歌”中“老女不嫁,踏地呼天”的那些迫切要求出嫁的老姑娘们遥相呼应,共同控诉了战争对人类的毁灭。 “笑杀人”一词用得极好,联系全诗,这个“笑杀人”并不是歌者对“壮女”的开心的嘲笑,那只能是一种含泪的同情的苦笑,同时又出现了那嫁不出去的“壮女”们何等痛苦的心情。该诅咒的战争呵,你夺取了人类多少的生命与幸福。
第二首“高高山头树”,通篇采用比兴手法,表现了游子背井离乡,远离故土,怀念旧居的主题。
当时各北方民族之间的争夺战异常激烈,统治者各自为了掠取兵源,占取劳动力,曾一再用武力来大规模地迁移民众,以壮大自己的势力,如通鉴·晋记载后赵将领石聪“虏寿春二万户以归”,晋书·载记说石勒徙氐、羌十五万落于冀州”,“徙秦州三万户于安定”(太平御览引十六国春秋);姚苌“徙安定五千余户于长安”(晋书·载记)等等,此类记载,史不绝书。“高高山头树”这类歌辞,很可能就是在这种野蛮的战争年代里,士卒远征,民众被迫流离的背景下产生的。
“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归故处。”多么形象的比喻啊! “风吹叶落”,身不由己,说明作者的漂泊异乡,并非情愿,而是在鞭杖驱赶下被迫而去的。这和建安女诗人蔡琰悲愤诗中所描绘的被掳掠的情景非常相似。女诗人当时的情景是:“失意几微间,辄言‘毙降虏’……或便加棰杖,毒痛惨并下。”被掳掠的人们“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这种象牲畜一样被掳掠,被驱使迁移的情景,使女诗人悲痛欲绝,激愤之情溢于言表,她不禁呼天而问:“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而“高高山头树”这首诗描写的内容与上述相同。不同的是作者的感情是用比兴手法含蓄地表达出来的。 “一去数千里”,表现了民众被迫大规模远徙的情景,而“何当还故处”’一句,既是对前边风吹叶去的感叹,也是对自己遭遇的一种悲苦的哀叹。风吹叶落,一去千里,还故处自然是不可能的;而被迁移之人呢,还故处就更是一种渺茫的幻想了。绝望悲愤之情通过比喻便生动地表现出来。
北朝民歌豪放直率是众所周知的特点,但在一些优秀诗作中,豪放直率中也不乏恰当的艺术手法的运用,复杂感情的表达。如以上两首中的第一首就恰当地运用了对比手法,以“童男娶寡妇”对比“壮女笑杀人”,充分显示出寡妇之多和壮女之众的畸形社会现象,从而揭露了战争的残酷性。第二首,通篇采用比兴,从风吹叶落,一去千里无归处的全过程来象征民众的被迫流徙,通篇之中虽无一字一句提到当时的社会情景和作歌者的心情,然而这一切都在这种形象而恰当的比兴中显示出来了。
-
南山有佳色,无人空自奇。清诗为题品,草木变芬菲。谢女得秀句,留待中郎归。便当勤鞭策,仆倦马亦饥。(段有侄女在密州。)
-
【原题】:上元后漕幕同僚二十八人会饮於西湖登千佛阁运干无渔樵然圣以坡诗七言绝句分韵得陌字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内容包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词,人民版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是哪10首发题目就可以了,人民版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10首。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
-
五粒松花酒,双谿道士家。唯求缩却地,乡路莫教赊。
-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 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藉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
-
诗词鉴赏《唐宋五代词《敦煌曲子词《浣溪沙》敦煌曲子词 敦煌曲子词 五两竿头风欲平 ① 。张帆举棹觉船行 ② 。柔橹不施停却棹 ③ ,是船行。满眼风波多陕汋 ④ ,看山恰似走来迎。子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
不逐城东游侠儿,隐囊纱帽坐弹棋。蜀中夫子时开卦,洛下书生解咏诗。药阑花径衡门里,时复据梧聊隐几。屏风误点惑孙郎,团扇草书轻内史。故园高枕度三春,
-
上昔汉氏失御〔1〕,奸臣窃命〔2〕。祸基京畿〔3〕,毒遍宇内〔4〕。皇纲弛紊〔5〕,王
-
【名句】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注释与译文]丹青,朱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这两句说,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来说就象天上的浮云一般淡
-
风是可以触摸的,在河西走廊在茫茫戈壁滩上,当我伸出双手风就有了骨感,有了刀子的快意一个人如果忍着自己的疼痛不说遍地狂躁的沙子便会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