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典故“东海孝妇”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典故“东海孝妇”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汉书 · 于定国传:“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

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竟论孝妇。郡中枯旱三年。”

释义用法东海郡有一孝妇,年轻守寡,尽心侍奉婆母。后婆母为不带累孝妇而自缢,婆母之女却诬为孝妇所杀。最后孝妇含冤被官府处死。此后郡中连续大旱三年。后用此典指被人诬枉; 也指冤狱。”

用典形式

【东海冤】 宋 ·陆游:“微风敢喜北窗卧,大旱恐非东海冤。”

【杀孝妇】 唐· 白居易:“东海杀孝妇,天旱逾年月。”

【孝妇冤】 清 ·吴兆骞:“北燕漫说邹生哭,东海谁明孝妇冤。”

【诛孝妇】 宋 ·苏辙:“传闻四方同此苦,不关东海诛孝妇。”

【辟孝妇】 明 ·刘基:“古时东海辟孝妇,草木枯瘁连三冬。”

【东海孝妇】 宋 ·苏轼:“君不见东海孝妇死作三年干,不如广汉庞姑去却还。”

【东海旱三年】 明 ·徐渭:“南冠琴两奏,东海旱三年。”

猜你喜欢
  • 陈子龙《天仙子·春恨》感时之作|笔意凄凉

    词之起首二句,便为明室的衰亡刻画了一个萧瑟凄凉的环境。在荒凉的古道上,棠梨在寒风中瑟缩。下片着重抒情,在感情的流程中自然而然地带出景色。

  • 《猛虎行·[晋]陆机》原文与赏析

    [晋]陆机

  • 浮生六记

    【3721】浮生六记(沈复著,张佳玮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4 5万字,2015年8月第1版,32元)△原文:光绪三年初版序,潘麐生题记,闺房记乐,

  • 《金瓶梅词话》序 赏析和解读

    窃谓兰陵笑笑生 ① 作《金瓶梅传》,寄意于时俗,盖有谓也。 人有七情 ② ,忧郁为甚。上智之士, 与化 ③ 俱生, 雾散而冰裂 ④ ,是故不必言矣。次焉者, 亦知以理自排, 不使为累。惟下焉者, 既不

  • 《三辅黄图载赵飞燕太液池结裾游宋公鸡跖载飞赏析》

    【原题】:三辅黄图载赵飞燕太液池结裾游宋公鸡跖载飞燕太液池归风送远曲俱谓飞燕欲御风仙去杂用古语戏题於后

  • 苏轼《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致语口号臣闻天所眷命》全诗鉴赏

    风卷云舒合两班,曈曈瑞日映天颜。观书已获千秋镜,积德长为万岁山。腊雪未消三务起,壬人不用五兵闲。相逢父老争相贺,却笑华胥是梦间。 作品赏析【原题】: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致语口号臣闻天所眷命,生而神灵。

  •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杜甫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熏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

  • 苏轼《赠刘景文》原文、注释和鉴赏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 (1)此诗写于哲宗元佑五年(1090)冬,作者任杭州知州,时年五十四岁。刘景文:名季孙,开封人,时任两浙兵马都监

  • 自在独行

    【4842】自在独行(贾平凹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2万字,2016年6月第1版,39元)△5章:①孤独地走向未来。生命的睿智:从容是真;②默默看

  • 《诉衷情·凭觞静忆去年秋赏析》

    此词描写孤独寂寞的相思之苦。开头两句,回忆去年秋天与情人在故溪头、桐树下相晤话别的情景。话别,是推断出来的,是根据下文的“恨”字说的,这恨,只能是离愁别恨。把相唔之处称作“故溪头”,也很有意思,加上一个“故”字,就把二人对年交往的情义包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