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
【3721】浮生六记
(沈复著,张佳玮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4.5万字,2015年8月第1版,32元)
△原文:光绪三年初版序,潘麐生题记,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佚〕,养生记道〔佚〕,光绪三年初版跋,附录:沈复的一生。
○沈复,字三白,号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生于姑苏城南沧浪亭畔士族文人之家,十八岁娶舅女陈芸为妻。婚后夫妻俩举案齐眉、相爱甚笃,然命途多舛,常常事与愿违;幸而二人不落世俗,善苦中作乐,耳鬓厮磨二十三年,至芸积病身故,仍情深如旧。后,沈复离家漫游,著浮生六记六卷,记录过往生活中点滴趣味及漫游经历,因其以真言述真情,从不刻意造作,深为后世文人所推崇,流传至今、已成经典。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刘樊仙侣世原稀,瞥眼风花又各飞。
赢得红闺传好句,秋深人瘦菊花肥。——管贻菲
○烟霞花月费平章,转觉闲来事事忙。
不以红尘易清福,未妨泉石竟膏肓。——管贻菲
○坎坷中年百不宜,无多骨肉更离披。
伤心替下穷途泪,想见空江夜雪时。——管贻菲
○秦楚江山逐望开,探奇还上粤王台。
游踪第一应相忆,舟泊胥江月夜杯。——管贻菲
○今仅存四卷。(前四卷)。
○俞平伯说:“浮生六记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露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
○并不能用有趣、精致、伤感简单概括这本小书,之所以入得经典行列,约是手边有此一册,便真如有一妙友相伴。
-
李商隐 三更三点万家眠,露欲为霜月堕烟。 斗鼠上床蝙蝠出,玉琴时动倚窗弦。 这首诗首先让人感觉到的是夜半时分寂静的环境气氛。“三更三点”正是夜半。人间此时,一切活动都停止了。“万家眠”,可见在诗人感觉
-
走过石桥 在我的家乡苏州,周围乡下有许多古老的小镇,我有时候也到这些小镇上去走走。比如周庄。 我头一回去周庄的时候,周庄还没有
-
石渠金谷中间路,轩骑翩翩十日程。清洛饮冰添苦节,碧嵩看雪助高情。谩夸河北操旄钺,莫羡江西拥旆旌。[时新除二镇节度。]何似府寮京令外,别教三十六峰迎。
-
《周礼·春官·冯相氏》: 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 郑玄注: 岁谓太岁,岁星与日同次之月,斗所建之辰。今历太岁非此也。岁日月辰星宿之位,谓方面所在。 贾公彦疏: 云有十二
-
闻说神仙郭恕先,醉中狂笔势澜翻。百年寥落何人在,只有华亭李景元。
-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缸照,犹恐相逢是梦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深深的思念美文,欢迎欣赏! 好久了,我一直都想写点什么来祭奠我的父亲,是乎感觉只有这样才能让我能觉得对得住我的内心和逝去的父亲。可面对生活和各种原因,整日奔波的我却一直没有时间,哪怕是写一篇文章的时间。 十年了,我一直走不出父亲离我而去的现实,对他的思念犹如生铁的烙印那般深刻!也总感觉对不住他,他刚把我养大成人,我刚踏入社会,他就离我而去!他为我付出了那
-
上片“百尺章台撩乱飞,重重帘幕弄春晖”,是对柳如是处于名妓生活的写照。这里明写杨柳,暗喻柳如是之姓,语意双关。“百尺”,指柳如是当时居住高楼,名望甚高,难以攀折。“撩乱飞”,有思绪撩乱纷纷之意。“重重帘幕”,指柳氏所居之深宅大院,甚为豪
-
梅尧臣的《览翠亭记》是一篇唐宋散文作品,描绘了翠亭的美景。翠亭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山水之间的和谐融合而闻名。文章语言简洁明快,用词精准,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鉴赏能力。这篇散文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充满了诗意和哲理。读完后,我对翠亭的美丽景色有了更深的了解。
-
君嗟汝瘿多,谁谓汝士恶。汝瘿虽云苦,汝民居自乐。乡闾同饮食,男女相媒妁。习俗不为嫌,讥嘲岂知怍。汝山西南险,平地犹硗确。汝树生拥锺,根株浸溪壑。山川固已然,风气宜其浊。接境化襄邓,余风被伊雒。思予昔曾
-
典源出处 《晋书顾荣传》:属广陵相陈敏反明年,周玘与荣及甘卓、纪赡潜谋起兵攻敏。(顾) 荣废桥敛舟于南岸,敏率万余人出,不获济,荣麾以羽扇,其众溃散。 释义用法 晋顾荣等起兵攻打叛臣陈敏,顾荣在河边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