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注释】
选自庄子·骈拇。
凫(fú)胫:野鸭子的腿。
续:接长。
鹤胫:鹤的腿。
断:截断。
【赏析】
庄子认为,天下能匡正的正道,一定是合乎人性、合乎常情的,长得长的不算多余,长得短的不算不足。他说:
“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意思是:鸭子的腿虽然短,接上一段就会造成忧苦;鹤的腿虽然长,截去一段就会造成悲痛。
庄子以凫短鹤长为喻,说明天下的正道是一切顺应自然、合乎生命的本然,它承认事物的不同性,承认人性的不同,而且能够包容各种特殊性,既允许长的,也允许短的,不强求一律。鹤的腿本性长,就不应当截短,鸭的腿本性短,就不应当接长。
庄子从这个观点出发,对“仁义”展开批评。庄子认为,拇指和其他指长在一起,是正常的,拇指旁长出一个六指,也是正常的,不能算作多余。所以,没有必要忧虑而去排遣。而仁义却不是常人固有的,是人德性中多余的东西,所以讲仁义的人,背离了人性,才会有那么多的人世忧虑。从夏、商、周三代大讲仁义之后,天下便变得乱糟糟闹哄哄的。因此,讲仁义不合道德,更不能以仁义为标准来评判是非,真正能作为标准的,就是人性自然。
宋代黄庭坚在跛奚奴文中,引用了这个比喻:“截长续短,凫鹤皆忧。将勤补拙,与巧者俦。”
-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 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 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 讽咏辞赋
名言: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 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 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
-
大约一个月以前,建东在他的朋友圈里贴出了几张手机相片,拍的是我们大学时期办的一本文学杂志——《菩提》,油印的刻痕仍没有褪色,就那么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出处】唐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 【意思】 那无边的芳草,连续遮盖了古道,那青青的翠色延伸联接着荒城。又一次为友人送行,那萋萋的芳草呀,
-
锡杖登高寺,香炉忆旧峰。偶来舟不系,忽去鸟无踪。岂要留离偈,宁劳动别容。与师俱是梦,梦里暂相逢。本诗作于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天竺
-
履第十 【题解】 履卦为异卦相叠(兑下乾上)。上卦为乾,乾为天;下卦为兑,兑为泽。上天下泽,尊卑鲜明,从而以天喻君、以泽喻
-
背影朱自清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
-
于易水送人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619—684),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七岁能赋诗,
-
飒飒霜飘鸳瓦,翠幕轻寒微透,长门深锁悄悄,满庭秋色将晚。眼看菊蕊,重阳泪落如珠,长是淹残粉面。鸾辂音尘远。无限幽恨,寄情空殢纨扇。应是帝王,当初怪妾辞辇,陡顿今来,宫中第一妖娆,却道昭阳飞燕。 作品赏
-
条脱闲揎系五丝。
-
衰残与世日相疏,惠好唯君分有馀。茶药赠多因病久,衣裳寄早及寒初。[所寄赠之物皆及时。]交情郑重金相似,诗韵清锵玉不如。醉傅狂言人尽笑,独知我者是尚书。 作品赏析【注释】:继之尚书自余病来寄遗非一,又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