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政治协商会议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政治协商会议

政治协商会议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及其他党派的社会贤达等方面的代表参加的协商国是的会议,简称“旧政协”。1945年双十协定公布后,国民党当局继续发动对解放区的进攻,但由于解放区军民的反击和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的反对,以及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对华声明并派特使马歇尔来华调处国共争端,使国民党政治上处于不利的地位,被迫根据双十协定的规定,召开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31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的有五个方面的38名代表:国民党8人,共产党7人,青年党5人,民主同盟9人,无党派社会贤达9人。参加政协的五个方面实际代表了中国社会左中右三种政治力量。会议就政府组织、军事问题、制定施政纲领、召开国民大会和修改宪法草案等五个方面的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共产党代表坚决主张废除一党专政,反对独裁统治,反对内战、独裁、卖国政策,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国民党代表坚持内战、独裁、卖国的政策与立场,坚持一党专政。民主同盟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既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又不敢作坚决的斗争,主张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会议斗争的焦点集中在军队和政权问题上。国民党代表提出先“军队国家化”,后“国家民主化”;共产党代表提出先“国家民主化”,后“军队国家化”;中间党派认为,国共双方都交出军队,由中间集团代表国家,接管国共双方交出的军队。这三种主张实际上都不可能达成协议。但是,由于共产党及其他进步人士的努力,会议经过协商,通过和平建国纲领、国民大会问题、宪法草案问题、政府组织问题、军事问题等五项协议。这些协议不同程度上否定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独裁制度和内战政策,基本上有利于人民,而不利于国民党反动派。国民党一面承认这些协议,利用它进行和平欺骗,另一方面又积极准备发动全面内战。
猜你喜欢
  •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注释和全文翻译

    明·高启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

  • 《玉楼春·燕雕梁画栋原无数赏析》

    此词咏物抒情,委婉细腻。燕子秋去春来,喜寻旧巢,使人有春燕怀恋旧主人之想。   故进而猜想,在三月的轻风细雨中,带着花香归来,立在海棠枝上,似乎要向旧主人诉说半年来的离愁别恨。作者以移情法写燕,神情入妙,颇见新巧。

  • 普天乐·旅况·王仲元

    普天乐·旅况 王仲元 树杈呲。藤缠挂。 冲烟塞雁。接翅昏鸦。 展江乡水墨图。列湖口潇湘画。 过浦穿溪沿江汊。问孤航夜泊谁家。 无聊倦客。伤心逆旅。恨满天涯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诗人简介】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世为豪族,少以侠知名。后入长安游太学。文明初进士及第,拜麟台正字。从征西域,至张掖而返。后转右拾遗。又随军东征契丹,参谋军事

  • 写散文的基本方法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散文吧?散文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如何写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写散文的基本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写散文的基本方法 篇1  其实,写精美散文并不难,关键在于掌握绝招。  散文,她是一种心境,是一门哲学。精美散文,句句含情、字字珠玑,赏之,犹如一弘圣泉沁人心脾,令人沉醉。  写散文最重要的是写思想。  思想更胜于文采,

  • “兵者,国之大事”注释、译文和评说

    孙子曰:兵 ① 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计篇第一》) 【注释】 ①兵:此处指战争。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不能不认真考察

  • 李白《与韩荆州书》诗词原文-翻译-鉴赏-阅读理解答案

    李白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

  • 白居易《早春西湖闲游,怅然兴怀,忆与微之同赏,因》全诗赏析

    上马复呼宾,湖边景气新。管弦三数事,骑从十馀人。立换登山屐,行携漉酒巾。逢花看当妓,遇草坐为茵。西日笼黄柳,东风荡白蘋。小桥装雁齿,轻浪甃鱼鳞。画舫牵徐转,银船酌慢巡。野情遗世累,醉态任天真。彼此年将

  • 刘禹锡《华山歌》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华山歌》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歌。他通过描绘华山峻美的山峰和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景仰和敬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具意境和艺术感。通过欣赏《华山歌》,人们不仅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也能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和审美情趣。这首诗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幅展现大自然之美的艺术画卷。

  • 《黍苗》原文与鉴赏

    作者: 张振峰冯好勤 【本书体例】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