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长江万里图》赏析
长江万里图
现代·张大千作
绢本水墨设色
纵五三.三厘米
横一九九六厘米
浩瀚的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横亘于中华大地,绵延万里,流入东海,古代不少大画家都以自己的画笔讴歌过它。如夏圭就画过长江万里图长卷,堪称千古名笔。夏氏原作已经失落,但从明代起就不断有各种摹本,可见这是多么激动画家心灵的题材。张大千1949年离开祖国大陆后,足迹遍及欧美、日本,又在中国香港、台湾寓居过,但他的心却时刻萦念着祖国大陆,去国三十年,总是眷恋着祖国壮美的河山。因而在他的笔下,不断展现出峨眉、黄山、华山……长江万里图长卷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与心情下创作出来的一件杰作。该画是张氏七十岁移居巴西时所作。
画卷从画家的家乡四川省起笔,开卷是都江堰的铁索桥,以后,长江滔滔而下,穿三峡,过江陵,汇百川,奔腾浩荡,直达崇明岛外,归入大海。将万里长江的雄浑浩大,尽收画底。在这近20米长的画卷中,千岩万壑,流水飞泉,城镇村墟……浓缩了祖国的半壁河山。布局宏大,气脉连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似的变化繁复,整体结构的自然浑成,不仅是画家五六十年的深厚功力的结晶,更是画家气吞山河、涵泳万物的胸怀气度的物化表现。
在技巧上,他既采用传统山水画的皴法及破墨、积墨、泼墨等墨法,又吸取了西方现代绘画的泼彩法,用破色、积色、泼色等手法结合形成“泼写兼施,色墨交融”的一种新风格。诚如谢稚柳所论:“以‘泼墨’、‘泼彩’的表现形式,为山水作写实的发抒,这是他最新的格调。豪迈奔放的形体,苍茫浑雄的气度,已绝去了一切依傍,开中国画自来所未有的格局,是令人惊绝的艺术创造。”(张大千的艺术)叶浅予在评这件作品时也说得好:“论景是千水万壑,气势雄伟;论意是寄情山河,缅怀祖国。”相当集中地概括了这一巨制的根本特点。
长江万里图
-
银泥裙映锦障泥,画舸停桡马簇蹄。清管曲终鹦鹉语,红旗影动泼汗嘶。渐销醉色朱颜浅,欲语离情翠黛低。莫忘使君吟咏处,女坟湖北虎丘西。
-
《河传》·柳永 柳永 淮岸,向晚。圆荷向背,芙蓉深浅。仙娥画舸,露渍红芳交乱。难分花与面。采多渐觉轻船满,呼归伴,急桨烟村远。隐隐棹歌,渐被蒹葭遮断,曲终人不见。 这首词描写江淮水乡的采莲女。上片写她
-
徐渭 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 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 【评说】 本诗选自题于南京博物院藏《杂花图卷》及美国弗里阿美术馆藏徐渭墨迹《墨花图卷》,又见《徐文长三集》卷一一。 徐渭画梅,
-
曲江对雨——杜甫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林花着雨燕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何时诏此金钱会,暂
-
古文观止·《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隐公元年)
-
寒日经檐短,穷猿失木悲。峡中为客恨,江上忆君时。天地身何在,风尘病敢辞。封书两行泪,沾洒裛新诗。
-
作者: 吕红文 【原文】: 我在岳麓山上走着,却不相
-
归去来辞归去来辞 东晋·陶渊明 【题解】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良。早年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后因厌恶官场黑暗,
-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出处】唐张祜《 宫词二首其一何满子 》。 【意思】 家乡远隔三千里路呵,幽居深宫整整二十年,唱一声何满子悲怆曲调,两行热泪洒落在君王面前。
-
经窗灯焰短,僧炉火气深。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