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寓言“薛谭学讴”注释、翻译和解说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寓言“薛谭学讴”注释、翻译和解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 终身不敢言归。

—— 列子·汤问


【注释】
①讴(ou):歌唱。②秦青: 秦国歌唱家。
【意译】
薛谭向秦青学唱歌,还没有完全学会秦青的唱歌技巧,却自以为完全学会了,于是他向秦青告辞回家。秦青不阻拦他,在郊外的大路旁摆下酒食为他饯行。席间,秦青按着节拍唱着悲伤的歌,声音震动了树林,连天空中飘动的云彩也呆在那里不动了。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返回继续学习,终身都不敢再提回家之事。
【解说】
薛谭学讴于秦青的故事说明:任何一门学问,任何一门艺术,都是没有穷尽的,一定要下苦功夫学习,才能比较精通。即使精通了,也还要不断学习,这正是所谓的“学无止境”。薛谭自以为已经学到了秦青全部的技巧,便欲离去,秦青不仅不加阻止,而且“饯于郊衢,抚节悲歌”。秦青的歌声“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达到了神奇的境界。这是他长年练习的结果。薛谭听到这种奇妙的歌声,便恍然大悟,从此再不敢言归。有人说: “六根所用皆能获通,通则妙应无方,非独心识而已。”而要达到这样神奇境界是要付出长期艰辛的努力的。它应该是天赋灵气与后天勤奋有机统一的结果。缺少哪一方面都不可能成功。因此,我们学习任何技艺都不能小有成就就沾沾自喜,浅尝辄止, 否则, 永远也不可能有高深的造诣。
【相关名言】
君子之学贵一,一则明,明则有功。

——杨时


生也有涯,无涯惟智。

——刘勰

猜你喜欢
  • 市长与城市

    【4431】口述·书记、市长与城市(钱淑芳主编,中国文史出版社,30 9万字,2018年7月第1版,62 8元)4章:[1]拓荒:从无到有的特区;[2]生

  • 毛泽东诗词《七律·洪都》注释和鉴赏

    毛泽东诗词《七律·洪都 ① 》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一九六五年 到得洪都又一年 ② ,祖生击楫至今传 ③ 。 闻鸡久听南天雨 ④ ,立马曾挥北地鞭 ⑤ 。 鬓雪飞来成废料 ⑥ ,彩云长在有新天。 年

  • 李贺《仁和里杂叙皇甫湜》全诗赏析

    大人乞马癯乃寒,宗人贷宅荒厥垣。横庭鼠径空土涩,出篱大枣垂朱残。安定美人截黄绶,脱落缨裾瞑朝酒。还家白笔未上头,使我清声落人後。枉辱称知犯君眼,排引才升强絙断。洛风送马入长关,阖扇未开逢瘈犬。那知竖都

  • 《采莲子》情诗三百首赏析

    采莲子 作者: 皇甫松 【

  • 《容斋随笔·孔子欲讨齐》译文与赏析

    孔子欲讨齐孔子欲讨齐 【原文】 陈成子弑齐简公,孔子告于鲁哀公,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1]者。”之三子告,不可。《左传》曰:

  • 《古艳歌·[汉]无名氏》原文与赏析

    [汉]无名氏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这是一首弃妇诗,最初见于《太平御

  • 蓄势的写作手法

    文章写作的一种结构技巧。也称“蓄放”。在结构文章时,先反复点染情状,烘托气氛,造成“千呼万唤不出来”的态势,一旦时机成熟,势能蓄足,打开控制的闸门,高潮部分便如奔腾的洪水,一泻千里,发出气魄宏大的力量

  • 穆旦:反传统与中国新诗的新传统

    穆旦:反传统与中国新诗的新传统一个圆,多少年的人工,我们的绝望将使它完整。毁坏它,朋友!让我们自己就是它的残缺,比平庸更坏;闪电和

  • 《香菱咏月·其二赏析》

    这是香菱写的第二首咏月诗。   在这首诗的创作中,香菱菱牢牢记住黛玉的话:“只管放开胆子去作”。结果,“放开”倒是做到了,却又偏偏走向另一个极端——“过于穿凿”。诚如宝钗所评论的。“不像吟月诗了,月字底下添一‘色’字倒还使得,你看句句

  • 缅怀英烈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缅怀英烈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缅怀先烈的诗句,缅怀革命先烈的诗句多句,缅怀革命先烈的古诗。1. 头可断,肢可折, 革命精神不可灭。 壮士头颅为党落, 好汉身躯为群裂。 出自周文雍《绝笔诗 》2.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