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寓言“列御寇比射”注释、翻译和解说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寓言“列御寇比射”注释、翻译和解说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矢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适矢复沓,方矢复寓。当是时,犹象人也。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御寇伏地,汗流至踵。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

——庄子·田子方


【注释】
①伯昏无人,寓言中虚构人物。②适矢复沓(ta):适,去;沓,重。一箭刚射出,一箭又在弦上。③象人:木偶。④恂目:瞬目,神色不定的样子。
【意译】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表演射箭,只见他拉满弓弦,并在肘上放了一杯水,镇定自若,一箭射出,接着又迅捷地接一连二地把箭发出,往往前一箭刚射出,后一箭已扣在弦上。这个时候,他的身体就像木偶一样,纹丝不动。可是伯昏无人却说:“这只是有心要射的那种射,不是无心要射的那种射。倘若我和你登上高山,踩着险石,身临百丈深渊,你还能射吗?”于是伯昏无人就登上高山,足踩险石,身临百丈深渊,背对着深渊向后挪步,脚的三分之二悬在崖外,然后邀请列御寇上前,列御寇吓得伏在地上,汗流到脚跟。伯昏无人这时才说:“达到最高境界的人,能够上窥青天,下隐黄泉,放纵奔驰于八方,而神色不变。现在你却惊慌不定,那你射中的可能性就太少了。”
【解说】
列御寇之射不能说不神,但是列御寇是在没有生死忧患的情况下发箭的,这尚不能证明他达到了摒除一切杂念的无心的空明境界。因此伯昏无人让他背临深渊,经受生死的考验,这就使列御寇显出了原形。而作者传神的妙笔也把读者引向了生死之崖,与列御寇一起去作生死的体验。这种体验自然是非常残酷的。正因为死是人心难以逾越的大关,所以你才能意识到无心的艰难。列御寇出于对自我生命的留恋,终于胆怯了,而又有谁不留恋生命的呢?从某种意识上来讲,对自我的意识越强,就越是不能抛弃生死之念,因此大概只有麻醉自我意识,才能不知生死;不知生死,才能根除对生的依恋,对死的恐惧;既无生死的干扰,也就谈不上名利的干扰,他的心就能如同无色无臭的清泉一样明净,也许这时候他才能洞鉴世界的真实。尽管,麻醉只是暂时的,但如同人要醉酒一样,有时候也是需要的。
【相关名言】
如果谁以为只有革命一帆风顺,事先得到不会遭失败和牺牲的保票才去革命,那他就根本不是革命者。

——张志新

猜你喜欢
  • 岑参《赠酒泉韩太守》全诗赏析

    太守有能政,遥闻如古人。俸钱尽供客,家计常清贫。酒泉西望玉关道,千山万碛皆白草。辞君走马归长安,忆君倏忽令人老。

  • 古代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注释与译文

    【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注释与译文]塘,堤岸。两句的意思是:水池的堤岸上长出了细嫩的春草,园中的柳枝上也变换了鸣鸟的种类(冬天叫的鸟已被春天叫的鸟所替换)。诗人抓住初春特征,从清新的色彩、清

  • 《临江仙·送王缄赏析》

    此词将送别的惆怅、悼亡的悲痛、政治的失意、乡思的愁闷交织一起,表达了词人极度伤感悲苦的心绪。词的上片写悲苦的由来、发展和不能自己的情状,下片写送别的情怀及内心的自我排遣。开头两句“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写的是作者十年来对亡妻的彻

  • 明清小说之《说岳全传·岳飞》内容解读与赏析

    《说岳全传》成功地塑造了岳飞这个民族英雄的形象。可以说,《说岳全传》的思想艺术价值,就在于此。 小说采用七分实三分虚的方法,来刻划岳飞的性格。小说的大部分的艺术描写有史实的依据,但同时发挥了文学的想象

  • 枪炮与选票

    【3659】战争、枪炮与选票(〔英〕保罗•科利尔著,吴遥译,南京大学出版社,17 2万字,2018年1月第1版,59元)△共3部分(10章):①否认

  • 《浣溪沙·冰骨清寒瘦一枝赏析》

    “冰骨”两句,绘出屏中梅树之貌。两句脱胎于成语“冰清玉洁”,赞梅树之格调高雅。“木兰”,即木兰舟的省称。此言自己在观赏了友人的舟中梅屏后,感受到屏中梅枝玉骨冰清傲霜斗寒般的气质。“懒妆”一句,以梅拟人,写出梅枝的神韵。此句也是从林逋《山

  • 四块玉·马嵬坡·马致远

    四块玉·马嵬坡 马致远 睡海棠,春交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 霓裳便是中原乱。 不因这玉环,引起那禄山,怎知蜀道难!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人。他少年时追求功名,未

  • 《寻西山隐者不遇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逸高趣的诗。诗以“寻西山隐者不遇”为题,到山中专程去寻访隐者,当然是出于对这位隐者的友情或景仰了,而竟然“不遇”,按照常理,这一定会使访者产生无限失望、惆怅之情。但却出人意料之外,这首诗虽写“不遇”,却偏偏把隐者的生活和性

  • 《寄韬光禅师赏析》

    该诗首联叙述下天竺寺与中天竺寺的历史关系;颔联与颈联描述禅师修行之处的风景;尾联阐述禅师的平常道行,随缘真心。全诗浑然天成,禅韵缭绕。   首联写禅寺缘起。一寺分为两寺,而两山相近,进了此山,也就等于进了彼山。   颔联接着细写两寺、两

  • 《阳台路·楚天晚》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阳台路·楚天晚楚天晚,坠冷枫败叶,疏红零乱。冒征尘,匹马驱驱,愁见水遥山远。追念少年时,正恁凤帏,倚香偎暖,嬉游惯。又岂知,前欢云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