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老子·五十五章》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老子·五十五章》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注释〕 ①毒虫:王弼本作“蜂虿虺蛇”。河上公本、陆希声本、苏辙本、林希逸本、吴澄本多作“毒虫”,今据诸本改定为“毒虫”。虿:蝎也。虺:小蛇也。螫:指毒虫用尾端刺人肆毒。 ②据:指兽类用爪足拿按抓物。俞樾说:“据当作豦。……今作‘据’者,假字耳。”高亨说:“俞说是也。兽以爪攫物曰‘豦’,古书通以‘据’为之,战国策·楚策:‘两虎相据。’盐铁论·击之篇:‘虎兕相据而蝼蚁得志。’‘相据’,谓以爪相攫也。”(老子正诂) ③攫鸟:高亨说:“‘攫鸟’,犹云鸷鸟也。‘攫’盖借为“瞿’,说文:‘瞿,鹰隼之视也’。鹰隼鸷鸟,其视瞿瞿然,故鹰隼之类,谓之瞿鸟,瞿鸟犹云鸷鸟,明矣。”(老子正诂)搏:帛书乙本作“捕”。搏读为捕,捉的意思。 ④朘:王弼本作“全”,全借为“朘”(音全)。释文引说文:“朘,赤子阴也”,指男婴生殖器。作:挺举、翘起。 ⑤嗄:哑。河上公本作“哑”。 ⑥和:指阴阳调和,身体和谐。 ⑦益:纵欲贪生过分。徐梵澄说:“益之者,犹预支他年备用之财,以侈今日之富者也。”(老子臆解)祥:古代用作吉祥,但也用作妖祥。这里指的是妖祥、灾殃。 ⑧心:思想、意志。强:逞强、强暴。 ⑨壮:强壮。

〔鉴赏〕 老子言道德,常以婴儿赤子作比喻。本章老子又一次提出人要修性返德于婴儿般的纯真柔和,这样就会像婴儿一样不壮也不老,遇物亦无伤,使之既符合人之养生,更符合“道”之原则。

在老子看来,婴儿尽管形未成而气自专,情未感而精自应,声久费而和不伤,所以是“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终日号而不嗄”。而之所以能这样,老子认为全在于婴儿任其自然之真、本然之气,泊然无欲,故不壮亦不老,无物能伤。

而渐长成形的人则开始耳目交于外,心意受于内,不任自然而益生多欲;欲于货物名利、饮食男女……这按老子看来,未有好结果。

这些人有时候还以心使气,表现为乖戾决骤、张脉偾兴,这样就使得内不能自主,外不能自制,异于婴儿的“精之至”与“和之至”。这种乖戾决骤、张脉偾兴看似“刚强”,但按老子看来,人一旦入于“刚强”,这“老”也必定从之,也必定失去赤子之性,也难有好结果。诸如这些,均违反“道”之原则。

所以,老子强调人要修性返德,至同于初,如婴儿积冲气之和、守柔弱之道,调心制欲,养气卫身,这样人既不壮,恶乎老?既无老哪来死?就能处于“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的“无死地”之境。所以有人强调“人但养成婴儿,何事不了”(苏辙语)。

猜你喜欢
  • 《礼记》·《表记第三十二》原文、注释和翻译- 礼记

    【经文】 子言之:“归乎 ① ! 君子隐而显,不矜而庄,不厉而威,不言而信。”子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甫刑》曰 ② :‘敬忌而罔有择言在

  • 百喻经全集《送美水喻》译文赏析

    送美水喻 【原文】 昔有一聚落,去王城五由旬[1],村中有好美水。王勅村人,常使日日送其美水。村人疲苦,悉欲移避,远此村去。时彼

  • 杜甫《寄韩谏议》全诗赏析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骐驎翳凤凰。芙蓉旌旗烟雾乐,影动倒景摇潇湘。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似闻昨者

  • 古诗词阅读训练教学计划(如何提高高中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阅读训练教学计划,内容包括如何在古诗教学中进行阅读教学,浅谈如何进行古诗词阅读教学,古诗阅读训练(10)。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点 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整个课堂变得生动而活跃,把零散的知识整理,又强化了自己的主体地位,

  • 高康《白烨》

    我不专事当代诗歌的研究,但却认识写诗的车延高。大约是在2009年的6月间,《芳草》杂志在武汉举办第二届汉语文学女评委大奖颁奖活动,主办

  • 鲍照·拟行路难 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行路难》是汉乐府《杂曲歌辞》名,古辞已失传。鲍照仿效《行路难》作诗十

  • 乘船

    【题 解】《乘船》一则出自于《世说新语》中的“德行”一门,以乘船过程中搭乘一客人的

  • 欧阳修《生查子》全诗鉴赏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後。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作品赏析【注释】①元夜:即上元节之夜,也叫“元宵”。唐代以来元夜有观灯的风俗。【评解】词的

  • 哲理诗《白鸟之死》原文和鉴赏

    你若是那含泪的射手 我就是 那一只 决心不再躲闪的白鸟 只等那羽箭破空而来 射入我早已碎裂的胸怀 你若是这世间唯一 唯一能伤我的射手 我就是你所有的青春岁月 所有不能忘的欢乐和悲愁 就好像是最后的一朵

  • 夫民,衣食不足则不暇治礼义,而饱暖无教,则又近于禽兽。|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夫民,衣食不足则不暇治礼义,而饱暖无教,则又近于禽兽。》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