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出处】唐·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意思】 暮色苍茫时,猿猴声悲愁。入夜人不寐,静听水急流。 【鉴赏】 山色已暗,只听见猿猴的声声悲啼,勾起内心无限的哀愁; 而那沧江的流水,却仍是急急忙忙地不停向前奔流。作者藉山暝、猿啼、江急、夜流等词句,来刻画山中之夜的萧瑟、凄凉,读后引人愁绪万千。 【全诗】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唐].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全诗鉴赏】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赠友诗。诗题点出了诗人的所在和友人的所在。桐庐江,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境内;广陵,即扬州。 这首山水诗,以第一句里的“愁”字,带出了一幅孤寂空漠的月夜江宿图景: 山色昏暗,猿声哀凄,夜流急遽,风吹两岸树林,枝叶沙沙作响,一叶扁舟,在月光下孤零零地停泊着。诗的用语新奇高妙,猿鸣是“愁”,江水苍色而“夜”流,风吹“叶”鸣,月“照”孤舟,显示出作者“文不按古,匠心独妙”(王士源语)的风格。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创作山水诗的诗人,是王维的先行者。这首诗可能是他从长安出来以后写的。诗里写对于旧友的思念,流露出奔波失意的怨愤和伤感。
-
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麟凤在赤霄,何当一来仪。往与惠荀辈,中年沧洲期。天高无消息,弃我忽若遗。内惧非道流,幽人见瑕疵。洪涛隐语笑,鼓枻蓬莱池。崔嵬扶桑日,照耀珊瑚枝。风帆倚翠盖,暮把东皇衣。咽漱元和
-
王安石 荒烟凉雨助人悲,泪染衣襟不自知。 除却东风沙际绿,一如看汝过江时。 此诗是王安石晚年的作品,大约作于元丰五年(1083),诗人退居在江宁(今南京市)半山。诗题中的“和甫”,是作者的弟弟王安礼(
-
沙滩上的光芒春日的沙滩上,一片交织的光芒在流动有时它也流动在屋顶高过屋顶的树叶,和你醒来的某个早晨那是因为,在我们内心也有一片光芒
-
袁宏道:虎丘 袁宏道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
-
《双飞燕》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文
-
诗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西湖六月的独特优美风光,表现了对西湖风光的由衷赞赏,含蓄地表达了惜别之情。
-
《吾将以节俭化天下。》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乐游古园崒森爽,烟绵碧草萋萋长。公子华筵势最高,秦川对酒平如掌。长生木瓢示真率,更调鞍马狂欢赏。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夹城仗。阊阖晴开昳荡荡,曲江翠幕排银榜。拂水低徊舞袖翻,缘云清切歌声上。却忆年年
-
整首词展现的是这样的悲剧:时在深秋,人在暮年,岁在世纪交接处,国在存亡的转折点,一切引人伤感的时间交汇到了一点,在层层堆积中形成令人不堪的悲哀。
-
谱牒·《陇靖邑李氏家谱》[](节选) 谱例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