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咏《终南望余雪》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 本诗是祖咏应试时所作。本来应该按照规定写成五言六韵的律体,但他却作了这四句就交了卷。有人问他何故,他说意已尽。由此可见这首诗的凝练了。作者祖咏,盛唐诗人,开元进士,与王维友善,其诗多借状景绘物宣扬隐逸生活。 【全诗】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注释】 ①终南:终南山,在今陕西省长安区南。②林表:林梢。 霁(ji)色:雪后映射出来的晴光。 【鉴赏】 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所作。本诗的主要特点是,言简意丰,用词妥贴、传神。 首句写遥望所见。因是遥望,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而且,惟其“阴”,才有“积雪”。“阴”字下得很确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次句,是上句的具体内容。“浮”字下得十分生动。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正给人以“浮”的感觉。第三句,写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林表”涂上的色彩,是对上句内容的补充。这里“明”字下得好,“霁”字更有特色。作者写的是从长安遥望终南余雪的情景。“霁”字写得客观真实,写出夕阳西下之时,落日的余光平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不用说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而结句的“暮”字,也已经呼之欲出了。 总括全诗结构,前三句写“望”中所见;末一句,写“望”中所感。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余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引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余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如此收结,干净利落,含义深长,让人赞叹不已。 【赏析】 清人王士祯认为,历代诗人写雪很多,好的不过几家,而这几家中,好的又不过几首乃至几句。他举出:陶渊明“倾耳希无声, 在目皓已洁”及祖咏“终南阴岭秀” 一篇, 右丞“酒空深巷静,积素广廷宽”,韦左司“门对寒流雪满山”句 , 认为它们才够得上“最佳”的标准。(见渔洋诗话卷上)被王士祯提到的 ‘终南阴岭秀’ 一篇, 即祖咏为左试而作的终南望余雪。 终南山是秦岭主峰之一 ,在长安南面, 山形高峻, 气势雄伟,故当日作者的好友王维曾以 “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终南山) 描写之, 作者此诗也写终南山, 但主要是表现雪后终南的秀丽风姿。全诗只二 十个字,描摹风景却十分精切、生动。第一句, 用“阴岭”两字言从北面看山,因是山的北面,阳光不到,故积雪未化;而一个“秀”字将雪后终南的秀丽景致突现了出来。虽只一个字, 较之李白“秀色难为名, 苍翠日在眼。有时白云起, 天际自卷舒”(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 显得精切而余味无穷。第二句是写终南之高,故远望山上积雪如浮云端, 同时道出积雪之厚。至此,终南望雪之义写尽,底下两句着力写一“余”字。为了精切地写出这一抽象的, 极难把握的 “余”字, 作者选择了具有典型性的景物, 以求唤起人们的联想。试看新雪初停, 天色开霁,树林的冰枝上闪烁着向晚的日晖;而城里的暮寒在这日晖中变得更凛冽了。冬天, 人们都有这样的经验, 即一阵寒风过后有一阵新暖, 一场大雪过后有一阵新寒,作者抓住了这一点,把“余”字间接地传达了出来,可谓熨贴生动, 从这里可以看出其“翦刻省净, 用思尤苦”的创作特点 (殷璠河岳英灵集)。 据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当日作者以此四句诗应试,使考官好生奇怪, 因唐应试诗规定作五言六韵和五言八韵的排律,对此,作者以“意尽”作答, 今看其诗果如此, 由此意义上说, 作者还是一位能以艺术创作规律为准, 敢于突破框限自出乎眼的有识之士。 【鉴赏要点】 [1]名句:“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2]语言简洁,言简意丰。[3]用词巧妙、传神。[4]写景抒情融合。
-
出门在外多年,虽然有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但总有一种难以割舍的家乡情怀萦绕心田。 在去年年关边,总算等来了机会。我们一家三代五口
-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在有情无情之间,着笔淡永,但也并不是敷衍应酬。 诗一开头,就以景衬情,渲染了离别的气氛:“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八月秋意凉,岸边的苇花是白色的,江中的浪头也是白色的,再加上秋风瑟瑟,于是,浪花借助风力打湿苇花,
-
骏虎是个有分寸的人,为文为人皆是。有一道菜叫“烈酒煮鸡汤”。煮汤前,先将烈酒点燃,烧至一定火候随后再放食材烧煮。说来奇怪,这样烈的
-
家务事 清官难断家务事。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一家不知一家。 家务事是夫妻关系破裂的导火线。 家务事是使家庭更融洽的黏合
-
虞山,是一座山名,在常熟,旧属吴地。没想到与桂花、桂花栗子结下了缘,那是一种禅意。早在梁天监年间,虞山之北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寺庙—
-
秋草生庭白露时,故园诸弟益相思。尽日高斋无一事,芭蕉叶上独题诗。
-
这句古语“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深刻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两个真理。第一,想要完全描绘事物的本质和真实面貌并非易事。第二,我们不能仅凭外表来判断一个人的内心。这一句古语警示我们不能轻易地被外表所迷惑,而应通过了解和观察来更好地洞察他人的内心世界。
-
小妓金陵歌楚声。家僮丹砂学凤鸣。我亦为君饮清酒。君心不肯向人倾。
-
【原题】:黄超然参议和拙者去郡十五绝又以诗见寄属痰眩未能一一次韵且和二篇以谢
-
莲丝曲 作者: 屈大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