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有三,大孝尊亲”注释、译文和评说
【注释】 ①三:三种情况,三个境界。
【译文】 “孝敬父母有三个境界,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让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
【评说】 孟子曾经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哪三不孝呢?十三经注疏解释为:“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即一味地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宗族无脉,这是第三种不孝。三者之中,无后是最大的不孝。
我们知道了“三孝”和“三不孝”,相信对我们今后如何做子女,是有益处的。
-
古文观止·归有光·沧浪亭记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六下古诗词背诵优秀教案,内容包括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重点难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朗读ppt,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背诵。1.诗经 蒹葭(jian jia ) 节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2.汉乐府诗
-
在广东客家地区普遍流行敬“伯公”的原始宗教信仰习俗。在人们心目中认为“万物有灵”,“伯公”是客家人对各种物神和各方土地神的通称。 “伯公”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住屋内有镇宅土地龙神伯公、灶头
-
六王毕 ① ,四海一,蜀山兀 ② ,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 ③ ,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 一阁;廊腰缦回 ④ ,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⑤ 。盘盘
-
名言: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注释: 心事: 志向。拏(na) 云: 凌云。幽寒: 指处境艰难。坐: 徒然。呜呃: 悲伤叹息。 句意: 青年人应当胸怀凌云壮志,怎么能顾念自己处境艰难而徒然
-
【释义】 古代格言。出自郑板桥对联。其意思是: 居室再小,只要主人品德高尚,情趣自必高雅; 花再少,只要能散发花香即可。 【评析】 参观郑板桥故居,我们看到,该居位于兴化市东城外郑家巷7-8号。坐北朝
-
〔原道训〕 夫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是故好事者未尝不中 ① ,争利者未尝不穷也。 〔注释〕 ① 好: 好为情欲之事。中: 伤。 【鉴赏】 善于游泳的人容易淹死,善于骑马的人常会落马
-
太原兵重压强胡,莫对秋风忆鱠鲈。万里天声扬紫塞,十年人望在黄枢。定应松柏心无改,自信云龙道不孤。应笑病夫何所补,独能安坐养桑榆。
-
王思任《剡溪》 王思任 浮曹娥江上,铁面横波,终不快意。将至三界址,江色狎人: 渔火村灯,与白月相下上,沙明山静,犬吠声若豹,不自知身在板桐也。昧爽,过清风岭,是溪、江交代处,不及一唁贞魂。山高岸束,
-
齿发各蹉跎,疏慵与病和。爱花心在否?见酒兴如何?年长风情少,官高俗虑多。几时红烛下,闻唱竹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