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不能停步等死神 [美国]狄金森
因为我不能停步等死神——
他好心地停步等我——
车驾仅仅载着他与我——
还有永生与我们同车。
我们缓缓驱车——他不赶忙——
而我呢,由于他的礼让——
我已扔下了我的工作——
也扔下了闲暇的时光——
我们经过校园,儿童们——
课间游戏——个个争先——
我们经过凝神目送的麦田——
也经过了落日身边——
或许是他经过我们身边——
露水降下——阵阵凉意——
因为我的长袍薄如蛛网——
我的披肩薄如蝉翼——
我们在一所屋前驻足——
它看来像是土地微隆——
屋顶全然不引人注目——
而门楣也在土中——
从那时候已过了许多世纪——
但每个世纪似乎都短于
那一天——那天我猜到了
我们的马是朝永恒走去。
(飞白译)
【赏析】
1886年春天狄金森弥留之际的遗书仅有一个字“归”,无怪乎她总能以“视死如归”的洒脱来谈生论死。如果说在前面两首归属于“死亡与永生”类别的诗歌中,诗人分别描写了为什么而死和死的场景的话,那么因为我不能停步等死神则可以看作是她对什么是死这个千古之谜所作的形象解释——死是通往永生之路。
不言而喻,这首诗之所以被评论界誉为狄金森最杰出的诗篇之一,不仅因为她揭示了众人渴望知道的死之奥秘,而且还因为它揭示的高度艺术性。诗人把这首诗的总体结构放在一个象征性的框架中,从表面上看,诗人似乎在描绘一次传统的送葬仪式,记述了死者一路到达墓地的情形。我们首先感到死神像一位和善的车夫,他好心地停下来将诗中人接上马车,一路上缓缓驱车,观山望水,最后在旅途的目的地停下车来。他们的整个旅程都十分顺利,令人心旷神怡,显得悠闲而轻松。
然而若细读原文,我们不难看出,诗人在第一诗节就已埋下机关: 作为马夫的“死神”和同行的“永生”似乎从一开头就在暗示读者,诗中存在着一个象征结构,必须超越表层意义才能发现诗人的真正所指。这首诗显示了狄金森诗歌的最显著特点,即利用心理活动与感官体验的共振,把抽象的、无形的概念变成具象的、生动可触的意象,从而调动读者的通感,去“看到”观念、“想到”感觉。一天的行程象征着人的一生,“校园”令人联想起无忧无虑的童年,“麦田”暗指辛勤劳作的青壮年,而“落日”的意象则给人老年的迟暮感。最后,马车停驻在一所屋子前。这时,诗人并不直接说明这是间什么房屋,而是用了一连串的奇喻给人提供暗示: 这屋子像是“土地微隆”,有着“不引人注目的”屋顶和掩埋在土中的“门楣”,读者很快就判断出这是人们的最后归宿——坟墓。通过这一串熟悉的意象,我们得以深刻地把握住本来不熟悉的作者的思想,与诗人达成了某种契合。
全诗节奏沉稳,随着马车的行进徐缓地向前推进,但在最后一个诗节中,时间突然向前猛跳一步,谈到诗中人死后的几世纪的事。这一跳跃使全诗意义顿时变得复杂起来,从说明死亡的意义这一层次扩展到说明永生的概念。狄金森似乎在说,死亡并非毁灭,而是走向永生的桥梁;永生也并非虚妄的天国,而是生活的一个阶段。一个人只要经历过在心灵中了悟永生秘密的“那一天”,永生就不再是虚妄,而是如生活那般生意盎然,像曲终的休止符那样余音永驻。
这首诗的语调平静和穆,但是,衣着“薄如蛛网”、“轻如蝉翼”的诗中人难禁死神带来的“阵阵凉意”的这个意象,又分明在平和之中加进了一丝迷惘的意绪,使我们深深感到: 狄金森对死亡和永生的向往,是一种多么冰冷的痴迷。
(李力)
-
雨引苔侵壁,风驱叶拥阶。久留闲客话,宿请老僧斋。酒瓮新陈接,书签次第排。翛然自有处,摇落不伤怀。
-
典源出处 《汉书 于定国传》: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 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
-
轻阴迎晓日,霞霁秋江明。草树含远思,襟杯有馀清。凝睇万象起,朗吟孤愤平。渚鸿未矫翼,而我已遐征。因思市朝人,方听晨鸡鸣。昏昏恋衾枕,安见元气英。纳爽耳目变,玩奇筋骨轻。沧洲有奇趣,浩然吾将行。
-
欧阳公晚年,尝自窜定平生所为文,用思甚苦,其夫人止之曰:“何自苦如此,尚畏先生嗔耶?”公笑曰:“不畏先生嗔,却怕后生笑。” ○宋·沈作喆《寓简》卷八 [述要] 欧阳修晚年曾自己编定平生所写文字,费尽心
-
子思曰: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 吾尝幽处而深思,不若学之速,吾尝跂而望,不若登高之博见 故顺风而呼,声不加疾,而闻者众,登丘而招,臂不加长,而见者远 故鱼乘于水,鸟乘于风,草木乘于时
-
《不在逆顺,以义为断;不在憎爱,以道为贵.》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不在逆顺,以义为断;不在憎爱,以道为贵。》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梁传》,重道立德类名
-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奉藏者
名言: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
(一大片荒地。处处有些土冈,最高的不过六七尺。没有树木。遍地都是杂乱的蓬草;草间有一条人马踏成的路径。离路不远,有一个水溜。远处望见房屋。) 庄子 (黑瘦面皮,花白的络腮胡子,道冠,布袍,拿着马鞭,上
-
苦宫市也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
-
【原题】:胡彦功挽章中间家事少贬遂谢宾客绝馈饷者三十年已而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