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有疾,药先尝”注释、译文和评说
【注释】 ①居处变:变居处,改变居住的地方,以寄托哀思。酒肉绝:绝酒肉,断绝酒肉。
【译文】 “父母有病,子女先尝尝药是否太热太凉;白天黑夜地伺候,不离病床。父母去世了,守孝三年,经常因为思念他们而悲伤哽咽;居住的环境也更换得素雅了,不喝酒、不吃肉,以素食为主。举办丧事,竭尽丧礼;祭祀时,诚心诚意;悼念死者,像侍候他们在世时一样。”
【评说】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面对生病卧床的父母,读者朋友,我们能做到这些吗?
能不能做到,可能还没有机会实践,不好说。我们还是先读一读2005年8月14日乐清日报报道的“离婚儿媳孝敬婆婆27年”这则新闻故事吧:
“胸口还痛吗?感觉好点吗?” 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31号病床,一中年妇女边抚摸病床上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边轻声询问。老太太咧开无牙的嘴,开心地笑了。
这位中年妇女叫敖明贵,是郭素芳老太太离婚27年的儿媳妇。
与郭素芳同病房的病友说,自郭老太患病住院10多天以来,敖明贵每天都从老远的家里赶来照顾老人:递水、喂饭、擦身子,端屎端尿,打扇子……一刻不闲。困了就在老人床边打个盹儿;老人醒了,就陪她聊天。每天从早上8点忙到晚上8点,夜里还花20元请人看护。
提起敖明贵,郭老太的邻居就竖起大拇指,说郭婆婆好福气,媳妇这么孝顺。
郭老太现年91岁,老伴早已不在人世,两个女儿分别在湖北和新疆农村。儿子离婚后去了新疆,至今下落不明。
1978年敖明贵与郭老太儿子离婚。27年间,她义无反顾地担当起照顾婆婆的重任。再婚后,家住化龙桥的她仍然隔三差五地往郭家跑,送药,带糕点,买肉做菜给老人吃。敖明贵说:“老人常生病,需要人照顾。她一个人生活,我不放心。”在她心中,老人还是她的亲人。“毕竟我儿子是她孙子,这份血缘怎么也割不断啊!”
读者朋友,读了这则新闻,你有什么感触?
-
往见泰山乔岳,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予甚愧之,当与
【名句】往见泰山乔岳 ① ,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
-
赠钱征君少阳 【作者】:李白【年代】:唐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 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 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 【赏析】:
-
刘大櫆 乘骑者皆贱骡而贵马。夫煦之以恩 (1) ,任其然而不然 (2) ,迫之以威使之然 (3) ,而不得不然者,世之所谓贱者也。煦之以恩,任其然而然,迫之以威使之然而愈不然,行止出于其心 (4) ,
-
【3885】当下的力量(〔德〕托利著,曹植译,中信出版社,12万字,2016年6月第4版,35元)△共10章:①你不等于你的大脑;②意识:摆脱痛苦
-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在郡六百日,入山十二回。宿因月桂落,醉为海榴开。[天竺尝有月中桂子落,灵隐多海石榴花也。]黄纸除书到,青宫诏命催。僧徒多怅望,宾从亦徘徊。寺暗烟埋竹,林香雨落梅。别桥怜白石,辞洞恋青苔。[石桥在天竺,
-
本文通过记叙一个平素最善于游泳的人,因舍不得钱财而被淹死的故事,讽刺了世上那些利令智昏的人,并进而警告一些贪财好利的人,如果不猛醒回头,必然葬身名利场。
-
几种碑文的赏析与写作·墓碑·《苏公讳志存之碑文》(陈建平)
-
曹邺庭花已结子, 岩花犹弄色。谁令生远处, 用尽春风力。曹邺写有《四怨三愁五情诗》
-
上片,写灵柩前的烧香忆旧情景。第一句用了主谓语忆旧。忆当年,每天祝福的烧香的“金炉”暖气犹存,伴读时的“麝煤”已是所剩无几了。第二句用递进句忆旧。忆当年,君“借香”希望香气长留身边。更为可贵的是,用“宝钗”将那残余未尽的香翻动,让它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