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注释与译文
【名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注释与译文]空中飘洒着细得看不见的雨丝,悄悄湿润了衣裳;树上偶或落下几朵残花,着地没有一点声音。诗人观察入微,笔触精细。诗句以景物描写巧妙地烘托了送别友人时默默无语的气氛,依依别情,淡淡离愁,蕴含其中。
参考文献
(唐)刘长卿别严士元
-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出处】唐杜甫《 天末怀李白 》。 【意思】什么时候才能得到你的消息,江湖上秋水茫茫,风凶浪险。鸿雁:古代有鸿雁传书的传说,后用鸿雁代指书信、音信。江湖:当时李白遇赦
-
洛阳二月梨花飞,秦地行人春忆归。扬鞭走马城南陌,朝逢驿使秦川客。驿使前日发章台,传道长安春早来。棠梨宫中燕初至,葡萄馆里花正开。念此使人归更早,三月便达长安道。长安道上春可怜,摇风荡日曲河边。万户楼台
-
读书想前辈,每恨生不早。纷纷少年场,犹得见此老。此老如松柏,不受霜雪槁。直従毫末中,自养到合抱。宏材乏近用,千岁自枯倒。文章余正始,风节贯华皓。平生为人尔,自为薄如缟。是非虽难齐,反覆看愈好。前年旅吴
-
【名句】闻见广则聪明辟,胜友多而学易成 语出清代魏源《默觚下·治篇九》。见的多、听的多,就会耳聪目明脑子活;好朋友多,就很容易做成学问。说明要通晓事理、做成学问,必须广所见闻、多交有学识的朋友。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作品赏析注释:1、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约在阳历四月五日左右。2、欲断魂:指心里忧郁愁苦,就像失魂落魄一样。3、遥指:指
-
·刘基· 姑苏之城围,吴王使太宰伯嚭发民以战。民诟曰:“王日饮而不虞寇,使我至于此!乃弗自省,而驱予战。战而死,父母妻子皆无所托;幸而胜敌,又不云予功。其奚以战?”太宰嚭以告王,请行赏,王吝不发;请许
-
作者简介 周立波(1908—1979)原名周绍仪,湖南益阳人。曾就读于湖南长沙省立一中,后在上海劳动大学社会科学院经济系读书。1932年9月在上海参加“左联”,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每周文学》编辑
-
碧油幢下捧新诗,荣贱虽殊共一悲。涕泪满襟君莫怪,甘泉侍从最多时。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含君瑾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含有“瑾”字的古诗词句,带有“瑾”字的古诗词,带有“瑾”字的诗句。《送崔使君赴寿州》皇甫冉列郡专城分国忧,彤幨皂盖古诸侯。仲华遇主年犹少,公瑾论兵位已酬。草色青青宜建隼,蝉声处处杂鸣驺。千里相思如可见,
-
晨登西斋望,不觉至夕曛。正当秋夏交,原野起烟氛。坐听凉飙举,华月稍披云。漠漠山犹隐,滟滟川始分。物幽夜更殊,境静兴弥臻。息机非傲世,于时乏嘉闻。究空自为理,况与释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