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春日》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鸣鸠乳燕寂无声,日射西窗泼眼明。
午醉醒来无一事,只将春睡赏春晴。
此诗描写作者在春日里百无聊赖,喝酒昏睡,浑浑噩噩地度日的情景,从而流露出遭人谗害排挤,有志难逞,年华虚度的牢骚。
小诗以午睡醒来时的所见所感作为切入角度,首句是写“听”。中午醉后睡下,至此尚有点昏昏沉沉,故醒来时判断不准时辰,只觉得四下静悄悄的,没有听到鸣鸠乳燕的叫声,而往日清晨,外面吱吱喳喳早已乱成一片。这里写作者酒醉醒来时的一个错觉,误把下午当作清晨。次句是写“看”。因为感到诧异,自然扭头去看窗外,只见日光正射在西边窗户上,明晃晃地十分耀眼,这才醒悟到太阳已经偏西,现在已是下午时分,一天又快过去了。三、四句是抒“感”。作者午睡已醒,酒醉虽解,但内心的忧愁却始终挥拂不掉,想到自己仕途坎坷,不受重用,终日无所事事,不禁又是心灰意懒。故尾句说,索性用睡觉来犒赏这美好的春日吧。“午醉醒来无一事”,是从宋代词人张先天仙子中“午醉醒来愁未醒”一句化出的,以“无一事”来申诉作者报国无门,请缨无路的悲情,十分沉痛。以此三字取代“愁未醒”,使作者全诗的思想感情显得更为深沉曲折,而忧愁难解的含义则依然存在。
因此,此诗看似描写作者在春天未能及时赏游,辜负了大好春光,实际上却隐寓着作者不能在年富力强之时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愤懑,表面上虽然轻松洒脱,内蕴却是十分感伤的。
-
《平水韵》 锦心多旨酒,夙憾守贞恬。 我自惊回寂,谁相诉挹恹。 无声觞恻顾,有梦烛凄瞻。 意味情三负,衷肠手一拈。 矜嗟烟雨树,怅恨泪珠帘。 晓渡霜华落,春开草色纤。 杏花脂萼尽,梨雪黛枝添。
-
往见泰山乔岳,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予甚愧之,当与
【名句】往见泰山乔岳 ① ,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
-
[唐]李白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不
-
这诗表白了作者自鸣清高的处世态度。“不使人间造孽钱”的正气,是令人称赞的。但此诗又容易使人误会为“商贾”、“耕田”的劳动所得也都是“造孽钱”了。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前二句一连用了四个“不”,写诗人在摒弃功名利禄之后
-
【原题】:孙禹锡溪上双藤歌(溪在虞山之北,名曰藤溪)
-
【3529】一剪宋朝的时光(白落梅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 2万字,2017年2月第1版,35元)△共七卷:①雨打梨花深闭门;②众里寻他千百度;③
-
金镜霾六国,亡新乱天经。焉知高光起,自有羽翼生。萧曹安山兒屼,耿贾摧欃枪。吾家有季父,杰出圣代英。虽无三台位,不借四豪名。激昂风云气,终协龙虎精。弱冠燕赵来,贤彦多逢迎。鲁连善谈笑,季布折公卿。遥知礼
-
古文·鵩鸟赋 贾谊单阏之岁兮(1),四月孟夏。
-
“人言可畏”是电影明星阮玲玉自杀之后,发见于她的遗书中的话。这哄动一时的事件,经过了一通空论,已经渐渐冷落了,只要《玲玉香消记》一停演,就如去年的艾霞自杀事件一样,完全烟消火灭。她们的死,不过象在无边
-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