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名句“周公恐惧流官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出处和解释
【名句】周公恐惧流官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语出唐代白居易放言诗之三。周公曾被人怀疑篡位而退身东避,王莽在篡汉前曾给人一种谦恭下士的印象,假如他们都是在这种时候去世,那么谁真谁伪,谁还能分辨清楚?说明了解一个人,不能仅视其一时一事,而要经过长时间的观察、考验。周公:周武王之弟,成王叔父。成王初时因年幼而由周公摄政,管叔等遂散布谣言,说周公要篡位,周公只好避居东地,不问政事。后来成王悔悟,重新迎用周公,周朝迅速强盛起来。王莽:西汉元帝皇后之侄,开始,他“爵位益尊,节操愈谦。散舆马衣裘,振施宾客,家无所余。收赡名士,交结相卿大夫甚众。……欲令名誉过前人,遂克己不倦。”后来他却杀死平帝,篡位自立。向使:假使。
-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 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 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 讽咏辞赋
名言: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 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 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
-
蒙阴 厉鹗 冲风苦爱帽檐斜[1],历尾无多感岁华[2]。 却向东蒙看霁雪[3],青天乱插玉莲花[4]。 [作者简介] 厉鹗(1692—1752
-
【4621】智能时代:大数据与智能革命重新定义未来(〔美〕吴军著,中信出版社,23 2万字,2016年8月第1次印刷,68元)△7章:①数据:人类
-
本词所写,虽只是一腔惜春情怀,但若结合人生经验来读,则也可以从中引申出上述带有哲理性的意义。
-
古文观止·左传·石碏谏宠州吁 卫庄公娶于齐东
-
【名句】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 语出宋代胡宏《胡子知言·文王》。做事谨慎,就能使自己志向更坚定;说话谨慎,就能使自己德行更崇高。说明人应当言行谨慎,不乱说乱动。
-
往见泰山乔岳,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予甚愧之,当与
【名句】往见泰山乔岳 ① ,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
-
任氏,女妖也。有韦使君者,名崟,第九,信安王袆之外孙。少落拓,好饮酒。其从父妹婿曰郑六,不记其名。早习武艺,亦好酒色。贫无家,托身于妻族;与崟相得,游处不间。天宝九年夏六月,崟与郑子偕行于长安陌中,将
-
(鲁肃上,云: ) 欢来不似今朝,喜来那逢今日。小官鲁子敬是也。我使黄文持书去请关公,欣喜许今日赴会,荆襄地合归还俺江东。英雄甲士已暗藏壁衣之后,令人江上相候,见船到便来报我知道。 (正末关公引周仓上
-
这首七言古诗是送别之作,古人在送别赠行的诗中,往往寓有劝慰之意,这首诗也不例外。作者的友人董元达,是一位慷慨负气、傲骨铮铮的志士,作者在激励他的同时,希望将来有重见之期,并预期彼此都能不改变自己的风格和操守。 开头四句是诗的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