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元达赏析》
这首七言古诗是送别之作,古人在送别赠行的诗中,往往寓有劝慰之意,这首诗也不例外。作者的友人董元达,是一位慷慨负气、傲骨铮铮的志士,作者在激励他的同时,希望将来有重见之期,并预期彼此都能不改变自己的风格和操守。
开头四句是诗的第一段。前两句指出董生虽然爱好读书,勤奋苦学,但不屑作一般儒生的寒酸、龌龊相,以科举起家,汲汲于追求功名富贵。而有志从军,因而早年就跃马西行,在金城关一带边防要地,参加军旅生活,以图立功绝域。次两句是说,董生虽然久在边疆,但当时西边的夏国,已与宋朝议和有年,所以未能在战场上建立功勋。而边塞苦寒,风霜凄紧,董生在归来之后,已经须眉斑白,面带皱纹了。这一段表明董生胸怀韬略,志气非同一般,而未遇时机;壮图未遂。“先皇召见延和殿”以下四句是诗的第二段。写董生归来之后,曾被先皇在延和殿召见,他在廷对的当儿,议论慷慨,曾使君王为之开颜(天,指天子),但终以年老,虽然诽谤很多,他也不复置辩。慨然脱身高隐,看山江南,暂且不问世事。这一段表明董生在回到京都以后,虽蒙召见,然而并未获得重用。
末段四句点明送行之意。前两句是说,董生南行之后,将越过浪涛滚滚、蛟龙怒吼的长江,作者不知扁舟此去,何时才能归还。这两句深寓惜别之意。后两句的意思是:将来有幸,在大梁城里定能相见(大梁即汴京)。而玉川子的破屋数间,那时也定然存在。玉川子是唐代诗人卢仝的号,作者借以自比。玉川子卢仝一生没有得志,作者也累试不第。除科举之外,作者也还有其他途径可以进身,但他并不低声下气去求别人的推荐,宁愿以布衣终老,所以在这里也以此勉励友人,表明将来相见,自己还是那几间破屋主人,友人也还是那么一个高傲自负之士。
全诗表达了送别友人的磊落旷达之情,不作临别涕泣之语,显得彼此都很有志节,不失自重的贫士身份。
-
尊师重道,帝王之所宜务,况童幼方赖师训之成,宜令一遵先帝崇贤之礼。|什么意思|大意|注
《尊师重道,帝王之所宜务,况童幼方赖师训之成,宜令一遵先帝崇贤之礼。》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清]张维屏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春雷第一声。这首诗写
-
《古代、近代散文作品·近代·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简析 章炳麟著。见《太炎文录》。作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仍以君主立宪的改良主义政治观点,抵制和反对资产阶级革命派用暴力推翻清
-
玄都五府风尘绝,碧海三山波浪深。桃实千年非易待,桑田一变已难寻。别有仙居对三市,金阙银宫相向起。台前镜影伴仙娥,楼上箫声随凤史。凤楼迢递绝尘埃,莺时物色正裴回。灵芝紫检参差长,仙桂丹花重叠开。双童绰约
-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出处】唐李白《菩萨蛮》 【意思】暝色: 夜色。句意: 夜色进入高楼,有人在楼上忧愁。 【鉴赏】苍茫灰暗的暮色已经进入了高楼,有人正在楼上愁苦思虑。这首词可当做是一个
-
一 临江仙bull;咏猎豹 张子耀 八荒纵目峰冈立,双眸射电垂光。掩身林草待鹏张。势毫威猛猎牛羊。 旋动追风惊六兽,敢和熊虎争强。虬柯为屋傲飞霜。死留纹理做衣装。 二 浪淘沙令bull;咏龟 张子耀
-
凡祸患,以安乐生,以忧勤免;以奢肆生,以谨约免;以觖望生,以知足免;以多事生,以慎动免。
【名句】凡祸患,以安乐生,以忧勤免;以奢肆生,以谨约免;以觖望生 ① ,以知足免;以多事生,以慎动免。 【译文】凡祸患,因安乐而产生,以忧虑劳苦而避免;因奢侈放肆而产生,以谨慎节俭而避免;因企望太高而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美味古诗词名句,内容包括关于美食的名人名言或古诗词,形容美味的诗句,形容美味的诗句。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作者】杜牧 【朝代】唐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译文 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
-
濯足云水客,折腰簪笏身。喧闲迹相背,十里别经旬。忽因乘逸兴,莫惜访嚣尘。窗前故栽竹,与君为主人。
-
【3683】求知简史:从超越时空到认识自己(〔美〕马塞洛•格莱泽著,曾大为、刘勇军译,25 4万字,2017年11月第1版,45元)△这是一部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