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论贵粟疏》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①,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 财之道也。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无捐瘠者②,以畜 积多而备先具也③。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禹、汤,加以亡天 灾数年之水旱④,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余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 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民贫则奸邪生。 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⑤,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 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 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 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 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无择也。夫珠玉金银, 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其为物轻微易 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无饥寒之患。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 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 力,非可一日成也。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 饥寒至。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 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 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 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 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⑥,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其有者,半贾而 卖,亡者取倍称之息⑦。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而商贾大 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⑧,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 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无农夫之苦,有阡 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⑨,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敖⑩,冠 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11)。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 者也。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 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12),而 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 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 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13)。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 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 而民利者也。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 农功。今令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车骑者,天下武备也,故为 复卒(14)。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15),汤池百步(16),带甲百万,而亡粟, 弗能守也。”以是观之,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令民入粟受爵,至 五大夫以上,乃复一人耳,此其与骑马之功相去远矣。爵者,上之所 擅,出于口而无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夫得高爵与免罪, 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 必多矣。
【注释】①食(sì):喂养。②捐瘠(jí):饿死和瘦弱的人。捐,抛弃。瘠,瘦 弱。③畜(xù):同“蓄”,积蓄。④亡:同“无”。⑤地著(zhuó):定居一地。⑥急 政:催逼征收赋税。政,同“征”。⑦倍称(chèn)之息:加倍的利息。⑧操其奇赢: 囤积居奇,投机倒把。奇赢,高额利润。⑨交通:勾结。⑩游敖:游玩。敖,同 “遨”。(11)履丝曳(yè)缟(gǎo):穿着丝鞋,披着丝织长衣。履,穿。曳,拖,披。 缟,白色的丝织品。(12)乖迕(wǔ):违背。(13)渫(xiè):分散。(14)复卒:免除兵役。 (15)仞: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十仞,不是实数,形容很高。(16)汤池:汤,沸水。 池,护城河。比喻险要的城防。
【鉴赏】汉文帝即位后,继续奉行“与民休息”的政策,重视农桑,促进 了农业的繁荣和商业的发展,但由此也产生了因商业发展而导致谷贱伤 农的后果。大地主、大商人对农民兼并侵夺加剧,大批农民流离失所,阶 级矛盾日趋激化,国家粮食储备不足。针对这个问题,公元前168年,晁 错向汉文帝上了这篇关于重视粮食储备、发展农业生产的奏疏。
文章的主旨在于希望皇帝能够重视粮食储备和农业发展。大致分为 三部分:第一部分,用大量的笔墨阐明“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的道理,为 下文劝说君主重视农业和粟米蓄势。首先,将古代尧、舜时期能够顺利地 度过水旱灾害和如今“畜积未及”的情况作对比,说明“不农”的危害。接 着,从道理上说明“务民于农桑”的重要性,重视粟米布帛比金玉更能够使 社会安定。第二部分,分析农夫的生活境遇,将之与商贾相比,指出“商人 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的原因,以及对国家法律造成的危害。第 三部分,陈述解决当前问题的办法,“使民以粟为赏罚”,并逐条说明这样 会带来的效果。
作为朝廷重臣,晁错认识到社会中存在的严重矛盾,从源头上分析原 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且有一定的可行性。虽然“重农抑商”政策的 推行,长时期内限制了西汉商业的发展,也受到了后世史学家的非议,但 这项政策对巩固西汉政权,迅速发展国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清代 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六说:“此篇大意,只在入粟于边,以富强其 国,故必使民务农。务农在贵粟,贵粟在以粟为赏罚,一意相承,似开后世 卖鬻之渐。然错为足边储汁,因发此论,固非泛谈。”
本文的艺术特色在于结构严谨。首先从论述道理入手,然后揭示矛 盾,最后提出解决方案,行文流畅生动,观点精辟,分析透彻,逻辑严密,具 有汪洋恣肆的气势和浑厚的风格。清代过珙古文评注全集卷三评论 道:“是一篇布帛菽粟文字,不蹈奇险,不立格局,自有照应起伏,而绝无照 应起伏之迹,意思详尽,气势优畅,是汉文字中不可多得者。”
汤克勤 主编.古文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5.第142-144页.
-
汝迎妻子达荆州,消息真传解我忧。鸿雁影来连峡内,鶺鴒飞急到沙头。峣关险路今虚远,禹凿寒江正稳流。朱绂即当随彩鹢,青春不假报黄牛。马度秦关雪正深,北来肌骨苦寒侵。他乡就我生春色,故国移居见客心。剩欲提携
-
甜蜜的语文课像小驴子拉磨,我将三年前的初一新生送往高中,又转下来接新生。告别的时候,拿了初中毕业证的学生们同声说难忘刚入学的那堂“
-
(节自 《项羽本纪》) 项王军壁垓下 ① ,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 “汉皆已得楚乎? 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 骏马名骓
-
闰後春深雪始销,东风凌铄势方豪。阳生草木黄泉动,冰破江湖白浪高。未报国恩嗟病骨,可怜身事一渔舠。少年自与芳菲竞,莫笑衰翁拥弊袍。
-
明清小说流派。也称 “人情小说”,以写世态人情而得名。世情小说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个重大转变,标志着写实主义的崛起。最早的世情小说是《金瓶梅》,这部假托宋代为背景的小说,实则为明代社会生活的写照
-
大矣哉,文之时义也〔2〕!有天文焉,察时以观其变〔3〕;有人文焉,立言以重其范〔4〕。
-
田间即事 前山雨过涧潺湲,细麦含风浪满田。 最是晚晴堪画处,菜花黄到夕阳边。诗词类别:写景抒情来源:《八桂四百年诗词选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关冬雪之美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雪很美诗句,有关冬雪的古诗词,冬雪美丽的诗句。形容雪很美诗句如下:《洛阳春·雪》清代纳兰性密洒征鞍无数。冥迷远树。乱山重叠杳难分,似五里、蒙蒙雾。惆怅琐窗深处。湿花轻絮。当时悠飏得人
-
两两戏沙汀,长疑画不成。锦机争织样,歌曲爱呼名。好育顾栖息,堪怜泛浅清。凫鸥皆尔类,惟羡独含情。
-
曲栏高柳拂层檐,却忆初栽映碧潭。人昔共游今孰在,树犹如此我何堪。壮心无复身从老,世事都销酒半酣。後日更来知有几,攀条莫惜驻征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