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去病《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
陈去病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清、近代山水诗鉴赏
陈去病
舵楼高唱大江东,万里苍茫一览空。
海上波涛回荡极,眼前洲渚有无中。
云磨雨洗天如碧,日炙风翻水泛红。
唯有胥涛若银练,素车白马战秋风。
作者是中国近代著名爱国诗人。1906年参加同盟会,1909年与柳亚子、高旭等人发起组织南社,致力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对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1908年中元节(夏历七月十五日)作者从上海港乘船出吴淞口渡海赴广州从事革命活动。这首七律即写他出吴淞口时所见的海上壮观,意境恢宏阔大; 并抒发了高歌慷慨的革命情怀,笔触苍劲有力。
首联“舵楼高唱大江东,万里苍茫一览空”,诗人以如椽大笔勾勒出轮船驶出吴淞口时所见大海的总体风貌,显示出豪迈的意气、奋发的精神。诗人伫立在楼舱上即景抒怀,情不自禁地高声吟诵起苏轼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之句。这不仅是目之所见——滚滚长江东流入海,一往无前; 更是借苏词豪壮的气势以渲泄自己革命的激情,正是“此去壮图如可展。一鞭晴旭返中原”(陈去病诗句)!诗人登高远望,只见大海万里苍茫,水天空阔,前途无量,诗人对南下广州充满信心。颔联“海上波涛回荡极,眼前洲渚有无中”则具体描写了海上景物。前句写万顷波涛在天地四极间回荡奔涌,后句写块块洲渚(即水中小块陆地)在云水中时隐时现;一显得气势澎湃,一显得缥缈变幻,亦实亦虚,相互映衬。颈联一转,描写海天色彩的绚丽,遣词精警奇特: “云磨雨洗天如碧,日炙风翻水泛红。”前句作者自注云: “烈日中忽遇阵雨。”天空经过云来磨擦雨来洗涤,变得青碧如玉石,显得洁净透明; 海面经过烈日烤晒与海风吹卷,波涛闪着血红色,显得耀眼夺目。如此壮丽的海上画卷真令作者胸胆为之开张,充溢着沸腾的热血。但是诗人此行毕竟不是为了观光赏景。他内心蕴藏着忧国忧民之情,肩负着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一想到此,眼前的海潮即激发了诗人的斗志。故尾联云: “唯有胥涛若银练,素车白马战秋风。”此联表面上是描写海潮宛若白绢在秋风中席卷而来的壮美景象,实际上内含着深刻的寓意,为全诗涂抹上一层悲壮的色彩。这一联用了春秋吴国大夫伍子胥的典故。据太平广记卷二九一载: 伍子胥曾屡谏吴王夫差不要与越国结盟伐齐而要严防越国入侵,但吴王不从,最后被吴王赐死。伍子胥死前嘱其子投尸于江,说要“朝暮乘潮,以观吴之败”。从此自海门山至钱塘鱼浦潮头汹涌; 伍子胥化为涛神,时“乘素车白马在潮头之中”。诗人写海潮“素车白马战秋风”就是借以赞叹伍子胥忠贞爱国、仇视昏君的精神。当时中国自鸦片战争之后清王朝日益衰朽,康梁变法维新力图挽救国家危亡却遭到清王朝残酷镇压。作者与同盟会成员正是要发扬伍子胥精神来富国强兵,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亦要“素车白马战秋风”,冲荡出一个新世界。
此诗格律严整,景观壮美,寓意深刻,诗风豪放,雄浑有力,不愧是山水诗中上乘之作。
-
居士身心如槁木,旅馆孤眠体生粟。谁能相思琢白玉,服药千朝偿一宿。天寒日短银灯续,欲往従之车脱轴。何人吹断参差竹,泗水茫茫鸭头绿。
-
[美国]本杰明富兰克林 一个政府在追求和保障人民的幸福上,是否有成绩,是否有效率,大部分要依靠人民是否为政府着想,以及政府人员本身的才智和团结一致。 【演讲词】 我得承认我对目前的宪法并不完全赞成。可
-
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洞庭五月欲飞沙,鼍鸣窟中如打衙。天公不见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
-
李商隐诗《马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安禄山叛军攻破潼关,明皇与
-
纳兰性德《梦江南》 纳兰性德 江南好,城阙尚嵯峨。故物陵前惟石马,遗踪陌上有铜驼。玉树夜深歌。 提起纳兰性德的词,总不免使人首先想到他那些感情真挚、笔触细腻、充满着哀婉气氛的悼亡词,似乎“哀感顽艳”
-
香火多相对,荤腥久不尝。黄耆数匙粥,赤箭一瓯汤。厚俸将何用,闲居不可忘。明年官满后,拟买雪堆庄。
-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作品赏析【注释】:这是一首怀念友人之作。韦应物与王卿之间有着很深的情谊。读这首小诗,我们眼前仿佛浮现出诗人韦应物的形象,见到他正在
-
阿弥陀佛 有一段时间我到一家很小的区级医院的伤科门诊推拿。 伤科医生是位老医生,他并非科班出身,没有上过医学院,十四岁开始拜师
-
曾向空门学坐禅,如今万事尽忘筌。眼前名利同春梦,醉里风情敌少年。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撩乱碧罗天。心知洛下闲才子,不作诗魔即酒颠。
-
作者: 李萍 【作家简介】古拉姆·阿巴斯(1909—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