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本杰明·富兰克林《我对这部宪法很满意》演讲词
[美国]本杰明·富兰克林
一个政府在追求和保障人民的幸福上,是否有成绩,是否有效率,大部分要依靠人民是否为政府着想,以及政府人员本身的才智和团结一致。
【演讲词】
我得承认我对目前的宪法并不完全赞成。可是,诸位先生,我可不敢说我以后还会不赞成它,因为,我活得这么久,我经历过许多事,这些事都必须在以后借更好的资料或更周密的考虑,来改变甚至是不容易更改的意见,而这些意见我一度认为是对的,现在才发现它的错误。因此,我活得越久,就更易怀疑自己对别人的判断是否正确。说真的,大多数的人和大多数宗教教派一样,都认为自己才拥有全部真理,别人都跟他们大相迥异,这简直是大错特错。斯蒂尔,是位新教徒,他有一次在祝圣礼上对教众说,我们两个教会都各自相信自己教条的正确性,这两者意见的唯一差别,是罗马教堂的教条是颠扑不破的,还是英格兰的教条绝不会有错。可是,虽则有许多人就跟相信自己的教派一样,认为自己是绝不会有错的,但是却没有人能够像一名法国小姐在与她姐姐有点小争执时,很自然地说出这句话:“除了我之外,我所交谈的人都认为他们是对的。”
如同我这样感触,各位先生,我得同意宪法是有其缺点的——假使这句话不错——因为我认为我必须有个一般的政府,假使宪法能好好执行,它就会为公众带来福祉;而且我更相信,这个宪法可能会认真执行数年,而且当人民只需要专制政府而不需要别的政府时,它最后也会变成专制政府。同样的,我也怀疑我们所举办的任何大会是否能缔造出较好的宪法来;这是因为您得召集一些人,集思广益,可是不可避免的,您也集结了他们所有的成见,他们的私情,他们意见的谬误,他们地方的利益和他们自私的想法。像这样的一个大会,会产生出完美的结果么?
因此,先生们,我如果发现这部宪法接近完美,我将会大感惊异。我也认为这部宪法也会使我们的敌人大吃一惊。因为我们的敌人正乐于听到我们的国策顾问们也像建造巴贝尔城的人一样,因意见不同而内部混乱,他们也乐于见到我国濒于分裂,以便达到他们扼住我们命运的目的。所以,先生们,我对这部宪法很满意,因为我们没有更好的了,同时也因为我确定不了它不是最好的。若有人指责它的错误,我也拿来贡献给国家。我绝不会把这些意见泄漏出去的。它们生于斯,也应死于斯。假使我们每一个人能为关心这个宪法,而说出他们指责的意见,并尽力找出和您有同感的同志,我们可以阻止您的意见被广泛探知,以免在国外和在我们之间,由于我们的意见不一致,而失去了它对于国家利益的重大贡献。一个政府在追求和保障人民的幸福上,是否有成绩,是否有效率,大部分要依靠人民是否为政府着想,以及政府人员本身的才智和团结一致。因此,我希望,为了我们自己,作为一个民众的立场,也为了我们的繁荣,我们应该热诚一致,使宪法也能臻于我们影响力所及的地方,并要把握将来的目标,努力去寻求能使宪法贯彻到底的方法。
总而言之,先生们,我总是希望与会的人士当中对宪法仍持有反对意见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他会跟我一样,怀疑我们的反对意见是否真的可以成立,而且为了表示我们的意见一致,我希望他也签他的大名于这个法定文件上。
【鉴赏】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启蒙运动的开创者和独立革命的领导人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实业家、科学家、作家和外交家。在美国的独立运动中,他参加了反英斗争,当选为第二届大陆会议代表,并参加起草了独立宣言。1887年,作为制宪会议代表,参与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我对这部宪法很满意是富兰克林在1787年“独立大会”上所作的关于美国宪法的一次演讲,阐明了他一贯所主张的美国全体人民团结一致为自由而斗争的思想。
富兰克林希望他参与起草的这部宪法能够在大会上通过。为了说服那些对宪法持批评和反对态度的人,在这次演讲中,富兰克林力图申明这样的观点:任何宪法,即使是一部好宪法,也不可能没有缺陷和不足。如果我们因此而一味求全责备、争论不休,影响了一部好宪法的通过和执行,那反而是损害了人民的利益,徒使人民的敌人有机可乘。
以这一观点为核心,富兰克林在演讲中先是退后一步,承认宪法有其缺点,但他随之指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绝对的和十全十美的东西,因此,我们只能选择最接近正确、最接近完美、最符合人民利益的观点和事物。
在这一容易使人接受的论辩的基础上,富兰克林进一步从大家所认同的“追求和保障人民的幸福”的目标出发,希望大会代表们能求同存异,团结合作,让这部“能为公众带来福祉”的宪法尽早通过,付诸实施。
富兰克林的这篇演讲既充满哲理、机智和风趣,又坦率真诚、言简意赅、令人折服。特别是在演讲语言艺术上,他采取了欲擒故纵、以退为进的巧妙方法,开头出人意料,说来又合情合理,令听众在不知不觉中就认同了他所主张的观点和意见。
-
一 女娲忽然醒来了。 伊似乎是从梦中惊醒的,然而已经记不清做了什么梦;只是很懊恼,觉得有什么不足,又觉得有什么太多了。煽动的和风,暖暾的将伊的气力吹得弥漫在宇宙里。 伊揉一揉自己的眼睛。 粉红的天空中
-
唐·李白2二则·之一乘兴踏月3,西入酒家。不觉人物两忘,身在世外。二则·之二夜来月
-
(节自 《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 ① 。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②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 “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
-
【原题】:待月久不至须臾破星露溪光发众实欢呼席上次德甫韵
-
[宋]徐玑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徐玑,南宋
-
【名句】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注释与译文]春天连绵的芳草仿佛对人依依有情,羁绊着马蹄不让离去;秋日舒展的云彩似乎殷勤挽留行人,有意把楼台层层遮掩。明明是诗人多情,沉醉于迷人景色,却偏将人的
-
绿杨堤,青草渡。花片水流去。百舌声中,唤起海棠睡。断肠几点愁红,蹄痕犹在,多应怨、夜来风雨。别情苦。马蹄踏遍长亭,归期又成误。帘卷青楼,回首在何处。画梁燕子双双,能言能语,不解说、相思一句。 作品赏析
-
宦途堪笑不胜悲,昨日荣华今日衰。转似秋蓬无定处,长于春梦几多时。半头白发惭萧相,满面红尘问远师。应是世间缘未尽,欲抛官去尚迟疑。
-
与人交游,若常见其短而不见其长,则时日不可同处;若常念其长而不顾其短,虽终身与之交
《与人交游,若常见其短而不见其长,则时日不可同处;若常念其长而不顾其短,虽终身与之交游可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全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