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答吕姜山》原文、注释和解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答吕姜山》原文、注释和解析

明·汤显祖2

寄吴中曲论良是3。“唱曲当知,作曲不尽当知也”,此语大可轩渠4。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四者到时,或有丽词俊音可用,尔时能一一顾九宫、四声否5?如必按字模声6,即有窒滞进拽之苦7,恐不能成句矣。

弟虽郡住,一岁不再谒有司8。异地同心,惟与儿辈时作磻溪之想9

1 本文选自玉茗堂集。吕姜山:名胤昌,汤显祖同年进士。2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别署清远道人。明代著名戏曲作家、文学家。有诗文红泉逸草、问棘邮草、玉茗堂集、传奇玉茗堂四梦等。3吴中曲论:指沈璟的唱曲当知。4轩渠:渠通“举”。谓儿童举手耸身欲就父母。后转为形容开怀畅适之态。5九宫、四声:九宫是明代常用的仙吕宫、南吕宫、中吕宫、黄钟宫、正宫等五宫,以及大石调、双调、商调和越调等四调的合称。后成为对各种宫调的泛称。四声,指字的平、上、去、入四声。6按字模声:指每个字都必须依据曲律的音韵。7拽(zhuai):牵拉。8有司:此指长官。9磻溪:水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南。相传吕尚(姜太公)曾垂钓于此,而遇文王。

【析点】 明代中叶出现的传奇创作的繁荣,使戏曲音律的探讨日益深入。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以沈璟为首的“吴江派”与以汤显祖为首的“临川派”的对立。前者讲求音律,后者则主言情。两派对后代戏剧创作都产生了较大影响。但因吴江派作家过分追求音律从而束缚了思想和才能,使其创作成就远远落在了汤显祖的后面。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问世后“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沈德符顾曲杂言)。沈璟凭借自己在曲律音韵方面的造诣,把牡丹亭改成了同梦记。虽然他声称只改了个别不合韵律的字句,却把人物的思想感情也做了较大改动。吕姜山把沈璟的改本同梦记和唱曲当知寄给了汤显祖,作者写此信做答。

信中充分表达了作者关于戏剧理论的主要观点。“唱曲当知,作曲不尽当知”,汤显祖认为,对于一个作家而言,作品的内容比形式更为重要,戏剧创作不能单纯强调作曲的格律,更不能牺牲文辞、迁就声律而损害了作者情感的表达。“窒滞进拽”四字,生动传神,道尽了戏曲作者创作时“按字模声”之苦,其恶果之严重性即在“不能成句”。但汤显祖并非如沈璟派所言是曲律的反对者。信中作者正面强调提出的“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的文学主张,实际包含了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的极高要求。

信中作者毫不保留地坦陈自己的看法,那份自然与率真符合他作品中时常表现的渴望个性解放的思想

猜你喜欢
  • 什么是特拗?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 平平仄平仄;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 这个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这 种格式的特点是:五言第三、四两字

  • “愤怒的青年”作品分析

    本世纪50年代在英国文坛兴起的以反对种种社会弊端、旧的清规戒律和传统的道德信条为内容的文学运动。有人称这一运动是新的“迷惘的一代”*

  • 《王三堂随笔(之三)》王三堂散文赏析

    搭台和唱戏唱戏需要戏台。其戏台的用处一则可以招徕观众,什么地方干什么用,什么地方招引什么样的人;二则可供有本事的人、有演技的人一展

  •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古来凡是胸怀学识、抱负的文士,一旦登高望远,必然兴起满怀愁绪,常

  • 白居易《长乐亭留别》全诗赏析

    灞浐风烟函谷路,曾经几度别长安。昔时蹙促为迁客,今日从容自去官。优诏幸分四皓秩,祖筵惭继二疏欢。尘缨世网重重缚,回顾方知出得难。

  • 苏轼《江神子/江城子》全诗鉴赏

    黄昏犹是雨纤纤。晓开帘。欲平檐。江阔天低,无处认青帘。孤坐冻吟谁伴我,揩病目,拈衰髯。使君留客醉厌厌。水晶盐。为谁甜。手把梅花,东望忆陶潜。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

  • 姑父散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散文吧?广义上的散文是指不追求押韵和句式工整的文章体裁,与韵文、骈文相对。你所见过的散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姑父散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母亲打电话来说,大姑父病重。从Y手中接过电话,听到母亲在那端说大姑父现在病得厉害,怕是不太好了,眼泪就涌了出来。  我以为,我不会流泪的。对这个老人,我以为,我心中是没有太多感情的。  小时候一直害怕大姑父。怕大姑父给我上政

  • 王之涣《登鹳雀楼》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 鹳雀楼,据沈括《梦溪笔谈》: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 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其楼在今山西永济西南黄河岸边,因时 有鹳雀栖于其上,故名。在这留诗者甚多的人中,只有李益、王之涣和 畅当

  • 《所居苦多鼠近得一猫子畜之虽未能捕而鼠渐知赏析》

    【原题】:所居苦多鼠近得一猫子畜之虽未能捕而鼠渐知畏矣

  • 朱成玉《人生的写意》散文鉴赏

    法国作家蒙田有段文字,我很有感觸,他说: “我们生活的责任,不是去打仗,去扩张地盘。我们最豪迈、最光荣的事业,应该是生活得写意,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