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夜》
老杜诗“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前辈谓此联能穷物理之变,探造化之微。又有句云“久露晴初湿,高云薄未还”,又“晚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虽不迨前作,然含悠扬不迫之意,他人未易及也。(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三)
【诗例】
倦夜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解析】
此诗作于广德二年 (765年),安史之乱已平,但吐蕃入侵,中原仍是战火纷乱,诗人忧时忧民,常常彻夜难眠。倦夜正是表现诗人秋夜徘徊、通宵不眠、倦累忧愁的诗章。
首联,月亮升起于竹梢头,阵阵凉风拂过竹林,侵入卧室,清冷的月光洒满庭院的角角落落;颔联,夜更深了,露水愈来愈重,在竹叶上凝成许多水珠,点点滴滴落个不停,天空中的星星稀稀落落,似有似无,师民瞻评“有无者,星明灭之状也”(九家集注杜诗),此联描写了“露重则化水”,“月明则星稀”的自然景观,可谓观察细致,刻画入微,难怪宋代范晞文评说“此联能穷物理之变,探造化之微”(对床夜语)。颈联,夜将尽,黎明将起,萤火虫闪着微弱、疲惫的光,竹林外小溪边栖宿的鸟儿已经睡醒,开始和鸣着。尾联,点明自己整夜难眠、悲愁难抑都是因为国家干戈未休,人民不能脱离苦难!
刘克庄后村诗话讲“诗以体物验工巧。”优秀的诗人,无疑应是善于景物的描写、刻画,而一首好的诗歌,既要情真,亦要景好,这“景好”就取决于诗人的“工巧”了。早自 诗经,刘勰就评说“ ‘皎日’、‘彗星’,一言穷理”(文心雕龙·物色篇),到了唐代诗歌的鼎盛期,写景技巧已臻入化境,其中当推杜甫为圣手。杜甫除“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句为后人称道外,还有 “重露晴初湿,高云薄未还” (草阁),“晚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晚晴)等句,亦是刻画之工的佳句,故清黄子云野鸿诗的评“有唐咏物诸什,少陵外无一可者”,话虽偏激了些,但却概括了杜甫高超的写景状物的技巧。以后的诗歌发展,不论怎样变化,重视诗歌的景物刻画,仍是以“穷物理之变,探造化之微”为最高准则。所谓“穷物理之变”,就是指描写景物要符和自然物理,要有生活的依据,即使运用夸张手法,也必须以真实为基础。欲“穷物理之变”,就要对描写的事物进行深入观察。正如洪亮吉所说:柳宗元“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李嘉祐“红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卤莽人能体会及此否?”(江北诗话)当然,“穷物理之变”,并不妨碍寓情于物,抒写真情,王国维文学小言指出: “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晛睆黄鸟, 载好其音。’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诗人体物之妙,侔于造化,然皆出于离人、孽子、征夫之口,故知感情真者,其观物亦真。”这里“侔于造化”,即范晞文所谓“穷物理之变,探造化之微”,因此,王国维的话可视为范晞文的评论的补充深化,学诗者不可不察。
-
《千仓万箱,非一耕所得;干天之木,非旬日所长》 干天:通天。旬:十天为一旬。许多的粮食,不是一次耕作能够收获的;通天的树木,不是短时间能够长成的。指巨大的收获和成功,要靠长期不懈的努力。晋·葛洪《抱朴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jiugongge大赛,内容包括猜古诗词九宫格高中,适合当九宫格解锁的古诗词,难忘的古诗词竟赛500字。《望岳》唐代: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 通: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
-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出处】唐刘禹锡《 乌衣巷 》。 【意思】朱雀桥边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夕阳斜照。昔日出没于王、谢两家 族高堂丽舍间的飞燕,如
-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1],轻罗小扇扑流萤[2]。 天阶夜色凉如水[3],坐看牵牛织女星[4]。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
-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珮鸣相磨。蒐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从臣才艺
-
〔原道训〕 夫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是故好事者未尝不中 ① ,争利者未尝不穷也。 〔注释〕 ① 好: 好为情欲之事。中: 伤。 【鉴赏】 善于游泳的人容易淹死,善于骑马的人常会落马
-
(梅圣俞)寝食游观,未尝不吟咏,时于坐上忽引去,奋笔书一小纸,纳算袋,同人窃取视之,皆诗句也,或一联,或一句,他日作诗有可用者入之。 ○宋·孙升《孙公谈圃》卷下 [述要] 梅尧臣(字圣俞)整天为作诗苦
-
在牛心亭凭栏而望,穿过夜晚,望见黄昏,我和一群朋友围湖晚餐,说到四月的空气,四月的鲜花与爱情。年轻的心其实从来没有远离。晚饭后朋友
-
《调风月》全名《诈妮子调风月》,主要写婢女燕燕与小千户的爱情婚姻纠葛。 一次,主人的亲戚小千户前来探望主人,主人命燕燕前去伏侍,并说: “别个不中,则你去” ,这既是主人对燕燕的赏识 (因为她“半世为
-
[唐]白居易艳阳时节又蹉跎,迟暮光阴复若何?一岁中分春日少,百年通计老时多。多中更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