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题画三则》注释和全文翻译
清·郑燮
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①初 放,绿荫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 际,取围屏②骨子③,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④,用 匀薄洁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上,冬 冬⑤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凌乱,岂非天然图画 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 月影中耳。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 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 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 倏⑥作变相⑦。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 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⑧也。 独画云乎哉!
文与可⑨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 竹。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尔成局,其 神理具足也。藐兹后学⑩,何敢妄拟(11)前贤?然有 成竹无成竹,其实只是一个道理。
【注释】①新篁(huáng):当年生长出来的竹子。篁,竹林,泛指竹子。
②围屏:可折叠的屏风。
③骨子:骨架。
④窗棂:窗格。
⑤冬冬:同“咚咚”,拟声词。
⑥倏(shū):疾速,忽地。
⑦变相:原指佛教绘画,此泛指图画。
⑧化机:即化工,自然形成的工巧。古人用以称赞文艺创作中天 然巧妙、精熟老到的境界。
⑨文与可:北宋仁宗时期的一位著名的画家,姓文,名同,字与可, 四川梓潼人。他与苏轼是表兄弟,曾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特别 擅长画竹子,有“墨竹大师”之称。他说:“我只不过把心中的竹子画出 来罢了。”“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源于此,意思是做事之前,已有了通盘 的考虑和充分的把握。
⑩藐兹后学:这个后生小子。藐,小。兹,这,这个。
(11)拟:比。
【译文】我家有茅草房两间,南面种着竹子。到了夏天,新竹枝叶刚刚伸展 开来,绿树成荫,光色照人。放一张床在竹林中,十分凉爽舒适。到了 秋冬交替之时,把屏风的骨架拿出来,截去两头,横着安放就成为窗 格,然后用均匀洁白的薄纸把它糊起来。待到风和日暖,冻得半僵的 苍蝇又飞动起来,撞到窗纸上,咚咚地发出敲击小鼓一样的声音。这 时,窗纸上一片凌乱的竹影,难道不是一派天然的图画吗?我所画的 竹子,都没有老师的传授,多数是得之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之中 而已。
江边客舍每逢清秋,早晨起来观察竹子。这时,烟光、日影、露气, 都在疏枝密叶之间飘浮流动。这时,胸中兴致旺盛,于是就有了作画 的情趣。其实,这时在脑海里映现的竹子,已经不是眼睛所看到的竹 子了,于是赶快取砚磨墨,展开画纸,乘兴下笔迅即作画。这时,笔下 所画出来的竹子又不是脑海里映现的竹子了。总之,意趣产生在落笔 之前,这是公认的法则;但情趣流溢在法则之外,则全凭个人的运化之 功了。难道仅仅作画是这样吗?
文与可画竹,心里就有现成的竹子;郑板桥画竹,心里没有现成的 竹子。竹子的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画出来,自然形成一种格 局,其中的神韵和理趣都很充分。我这个后学之辈,怎么敢狂妄地与 前贤相比?但是,胸有成竹和胸无成竹,那实际上只是一个道理。
字数:1298李支舜 编著.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643-644页.
-
南邻杜甫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
-
读书若是学者才准念书,我就什么也不要说了。大概书不是专为学者预备的;那么,我可要多嘴了。从我一生下来直到如今,没人盼望我成个学者;
-
甜美的体验 ◆ 爱默生 在爱的世界里,个人就是一切,因此即使最冷静的哲学家在叙述一个在自然界漫游着的幼稚心灵从爱情之力那里所受
-
【3578】天下为公,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阶段的开创(郝永平、黄相来著,人民出版社,27万字,2017年8月第1版,55元)△本书
-
内题赋得巫山雨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阳。裴回作行雨,婉娈逐荆王。电影江前落,雷声峡外长。霁云无处所,台馆晓苍苍。简析该诗气势流畅,
-
本词题目为“山居即事”,词的内容扣紧题目来写,描写老词人初夏季节的山居生活清闲情景,表现老词人满足于这风景优美、人情淳朴的山村生活环境的安适情怀。 上片主要描写初夏季节优美的自然风景,突出自己山居生活环境的清幽绝尘和自我情怀的自然惬
-
【3860】美国政治:激荡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先萌奇译,新华出版社,23万字,2017年7月第1版,59元)△共8章:①不
-
城晚通云雾,亭深到芰荷。吏人桥外少,秋水席边多。近属淮王至,高门蓟子过。荆州爱山简,吾醉亦长歌。 作品赏析原注:时汉中王兼道士席谦在会,同用荷字韵。【鹤注】此当是广德元年秋作。《吴郡志》:席谦
-
【提示】 项籍(前232—前202),字羽,是灭秦的关键人物,同时也是楚、汉战争中最主要的人物之一。在秦末农民起义的大潮中,项羽凭着无与伦比的勇力和过人
-
箬岘亭东有小池,早荷新荇绿参差。中宵把火行人发,惊起双栖白鹭鸶。